楚雄州禄丰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4-22 楚雄州禄丰县统计局

2009年,中共禄丰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时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党委、政府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总体部署上来,正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落实扩大内需作为基本立足点,牢牢抓住“强农、兴工、扩城、活商、固基、和谐”六项工作重点,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努力化危机为机遇,有效遏制了经济下滑势头,经济形势回升向好,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4012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4 %,增幅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2500万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283055万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304568万元,增长14%。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45.8%和45.2%,分别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下降5.9个百分点和提高5.6个百分点。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6:38.2:41.2,呈现出“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类型。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按从业人员计算的人均GDP)为28410元/人,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16817元(按2009年末汇率计算折合2462美元),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17423元(折合2552美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42183万元,占全县GDP的比重为59.7%,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260516人,比上年减少1958人。其中从事非农产业的97740人,占37.5%,比上年下降了0.3 个百分点。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为35.2%。

表1:       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和非公经济增加值        单位:万元

指     标

生产总值

非公经济增加值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合       计

740123

12.4

442183

14.2

第一产业

152500

5.8

41937

5.8

第二产业

283055

13.9

262549

14.6

工业

253632

12.1

244424

13.5

建筑业

29423

32.5

18125

32.5

第三产业

304568

14.0

137697

15.7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52025

15.5

30175

15.7

批发和零售业

67628

17.7

57484

18.4

住宿和餐饮业

14321

22.4

13605

23.7

金融业

16556

20.7

房地产业

31935

5.9

22897

5.9

其他服务业

122103

11.9

13536

15.1

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7%。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6.1%,其中粮食价格上涨5%;烟酒及用品价格下降5.2%;衣着价格下降6.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和上年持平;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下降0.4%;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1.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3.1%;居住价格上涨2.7%;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2%。 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0.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0.6%。

烟草业、冶金矿产业、能源化工业、建筑建材业、绿色食品业、旅游业六大重点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360348万元,比上年增长2%。六大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8.7%。

表2:           2009年六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完成情况         单位:万元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烟草业

14783

7.1

冶金矿产业

110256

-1.1

能源化工业

77107

-3.8

建筑建材业

34492

14.2

绿色食品业

102500

12.0

旅游业

21210

52.6

合  计

360348

2.0

二、农  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37888亩,比上年减少6887亩,下降1.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65039亩,比上年增加10229亩,增长2.9%。全年粮食产量183680吨,比上年增长1%。其中:秋粮136924吨,增长3.3%;夏粮46756吨,下降5%。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比为59.6:40.4,经济作物种植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77万亩,全县森林综合覆盖率64.6%。其中:有林地覆盖率64.5%,灌木林地覆盖率8%。主要林产品产量为:核桃228吨,增长19.4%;板栗1010吨,增长5.8%;花椒51吨,增长15.9%。

表3:                 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83680

1.0

甘蔗

2550

5.8

烤烟

15216

5.8

油料

11656

19.5

药材

947

-10.7

茶叶

20

-4.7

水果

20851

6.9

蔬菜

373996

3.3

全年肉类总产量57013吨,增长9.9%;牛奶产量68吨,下降5.6 %;禽蛋产量1261吨,增长11.2%;蜂蜜77吨,增长60.4%;水产品产量2860吨,增长9.8%。大牲畜年末存栏149640头(匹),增长1.1%;生猪年末存栏382308头,增长6%;羊年末存栏157274只,增长1.6%。

全县已建成中小型水库234座,总库容1.94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9.359千公顷,其中节水灌溉面积14.186千公顷。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4628.06万瓦,比上年增长6.3%,排灌机械总动力3850.84万瓦,比上年增长2.6%。农村用电5351万度,比上年增长8%;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5752吨,比上年增长4.5%;农药施用量610吨,比上年增长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