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4-12 十堰市统计局

2009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以加快十堰经济发展为目标,抢抓机遇,奋力攻坚,克服了各种困难的强力冲击和不利影响,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6.5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4.8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9.7亿元,增长12.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17015元/人,增长12.9%。三次产业比例为12.1:46.2:41.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8%、47.1%、39.1%。

民营经济较快发展。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68.52亿元,增长16.7%。

物价涨幅平稳。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5(上年同期为100),其中,农村为101.7,上涨1.7%;城市为102.4,上涨2.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97.5,下降2.5%;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9.5,下降0.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98.0,下降2.0%。

指 标 全市 城市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总指数 100.5 100.8 100.2食品 100.7 101.3 100.3

其中:粮食 107.2 108.2 106.6烟酒及用品 101.6 100.4 102.2衣着 101.2 101.7 100.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0.3 102.2 98.7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0.3 100.3 100.3交通和通信 100.3 102.7 98.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2 100.3 100.3居住 100.2 88.9 101.3

财政收支大幅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5.0亿元,增长22.6%,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8亿元,增长30.9%。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0.9亿元,增长30.2%,税收收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1.0%,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4.1亿元,增长59.8%。其中,教育支出17.2亿元,增长18.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4亿元,增长60.3%;医疗卫生支出7.6亿元,增长44.7%;环境保护支出10.5亿元,增长214.9%;农林水事务支出18.8亿元,增长142.0%。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经济回升的基础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仍然比较多,节能减排、资源环境与就业的压力较大。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2.8千公顷,增长1.2%。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粮食生产连续六年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115.2万吨,增长6.7%,单产4223公斤/公顷,增长5.4%。其中,夏粮产量32.9万吨,增长3.6%;秋粮产量82.4万吨,增长8.0%。

经济作物面积产量增长。油料种植面积68.9千公顷,增长5.5%,产量10.0万吨,增长18.6%。其中,油菜种植面积43.8千公顷,增长6.4%,产量6.2万吨,增产14.1%。蔬菜种植面积62.0千公顷,增长5.2%,产量122.8万吨,增长9.5%。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达到151.7万头、6.1万头、66.4万只和1669.6万只,分别增长9.2%、6.8%、8.8%和28.4%。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5.6万吨、3.5万吨和740吨,分别增长4.6%、9.8%和5.0%。

指 标 单位 2009年 比上年增长%粮食总产量 万吨 115.2 6.7其中:夏粮 万吨 32.9 3.6

秋粮 万吨 82.4 8.0蔬菜总产量 万吨 122.8 9.5肉类总产量 万吨 15.6 4.6鲜蛋总产量 万吨 3.5 9.8牛奶总产量 万吨 0.1 5.0水产品总产量 万吨 5.3 5.9出栏生猪 万头 151.7 9.2出栏家禽 万只 1669.6 28.4生猪存栏 万头 152.4 5.5羊存栏 万只 69.0 8.8大牲畜存栏 万头 26.2 7.1家禽存笼 万只 1403.8 34.7

农村生产条件逐步提高。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24.2万千瓦,同比增长11.2%。主要农业机械与设备均有增加,其中拥有大中型拖拉机0.3万台、农用排灌机械3.2万台,同比分别增长26.3%和17.0%。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分别达到37.3千公顷和34.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8%和2.1%。全年农村用电量达到3.5亿千瓦时,增长27.1%。

全市农产品中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5个,有机食品21个,无公害农产品67个。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产量达20万吨,实现产值20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0亿元,带动农户45万户。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820.7亿元,增长25.4%。实现增加值24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4.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124.6亿元,增长14.3%。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25.3亿元,增长2.8%;集体企业增加值2.6亿元,增长15.0%;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0.7亿元,增长32.1%;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00.1亿元,增长34.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88.9亿元,增长15.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24.5亿元,增长55.3%。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4.1亿元,增长22.5%;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28.0亿元,增长24.3%,轻重工业结构比为5.8:94.2。

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汽车、医药制造、纺织、化学制品、有色金属冶炼、黑色金属冶炼、电力生产及供应业共实现增加值208.6亿元,增长23.0%,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为76.9%。其中,汽车工业实现增加值166.8亿元,增长26.3%;医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0亿元,增长16.3%;纺织行业实现增加值1.5亿元,增长17.6%;黑色金属冶炼业实现增加值2.3亿元,增长68.8%;电力生产及供应业实现增加值22.4亿元,增长15.9%;化学制品业实现增加值6.2亿元,增长15.0%。工业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8%,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净利润67.9亿元。其中,大中型企业实现利润60.5亿元,增长1.22倍。汽车、医药、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电力生产及供应、黑色金属冶炼等五个行业累计实现利润66.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的97.4%。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158.91亿元,增长74.1%;实现利润3.18亿元,增长43.9%。建筑单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37.9万平方米,其中招投标承包面积286.0万平方米,招投标面为65.3%。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5.7亿元,增长23.2%。商品房竣工面积131.1万平方米,下降23.2%;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157.9万平方米,增长15.3%。其中,销售住宅面积153.1万平方米,增长14.4%。商品房屋空置面积59.0万平方米,下降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