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泸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4-12 泸州市泸县统计局

泸县统计局

2010年3月

2009年全县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围绕”加速建设丘区工业强县,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县“主题,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劳畜富民“战略,努力在危机中抓机遇、在攻坚中抓发展,全县经济实力增强,结构优化,活力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   综 合

GDP突破100亿元,产业结构实现”二三一“的优化升级

GDP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10.2亿元,增长16.9%,增速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人均GDP 12635元,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7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53.3亿元,增长29.6%;第三产业增加值29.2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2%、75.8%和18.0%,分别拉动GDP增长1.1、12.8和3.0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已成为推动我县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9.1:43.6:27.3调整为25.1:48.4:26.5,产业结构首次呈现”二三一“型。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5.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9.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0.7%。

二、农    业

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9.11万公顷,增长1.76%。全年粮食产量53.33万吨,增长3.19%,粮食产量创新高。其中小春6.57万吨,增长1.15%;大春46.77万吨,增长3.49%。粮食商品转化率达11%。

畜牧业形势良好。畜牧业产值20.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4.1%。肉类总产量12.5万吨,生猪出栏119.19万头,增加4.15万头,增长3.6% ,外销仔猪112.6万头,增加0.6万头;出栏肉羊15.6万只、家禽1939.03万只、兔369.1万只,分别增长2.9%、5.04%、8.38%。

渔业快速发展。成鱼起水3.6万吨,增长19.3%。新发展稻田养鱼0.4万亩,总面积3.6万亩。

生产条件改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增长2.9倍。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1.8亿元,增长32.3%。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0.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5%。整理土地1.2万亩,新增耕地1600亩;治理水土流失8.9平方公里;改造中低产田土3.3万亩,建成标准粮田2.2万亩。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45.9亿元,增长4.0%。

三、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断壮大。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1.3亿元,增长45.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2.1%,拉动经济增长12.1个百分点。酒业、能源、机械、纺织服装鞋帽四大行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7.8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4.2%,增长54.9%;企业效益不断改善,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9.2亿元,增长48.6%;实现利润8亿元,增长78.5%; 10户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1.7%,增长48.4%。

表1: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品产量 同比增长

原 煤 万吨 186.34  20.75

白 酒 千升 204696  62.03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463.76  86.96

纱 吨 28215  -0.09

布 万米 4162  80.96

焦 炭 吨 589505  23.41

水 泥 万吨 115.96  34.30

机制纸 吨 102503  89.62

钢材 吨 215218  86.52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68879  25.60

园区建设成效显著。泸县经济开发区成功列入省政府经济开发区规划。”一区两园“建成面积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10户,投产92户,从业人员1.3万人,产值80亿元;工业增加值28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55%。

建筑业平稳发展。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总产值56.6亿元,增长17.4%。房屋建筑施工530万平方米,竣工315.5万平方米,竣工价值24.9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固定资产投资63.3亿元,增长59.4%。投资项目555个,增加了162个,增长45.1 %。一、二、三产业完成投资3.3亿元、32.9亿元、27.2元,分别增长16.4 %、 60.1%、89.0%。工业投资32.3亿元,增长59.1%。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83个,完成投资25亿元,增长67%;投资上亿元的兰良水泥年产120万吨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新盛纸业年产10万吨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线一期工程、天蜀玻纤年产3万吨无碱玻璃池窖拉丝技改项目竣工投产。

房地产开发投资稳定增长。10家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开发项目12个,完成投资3.5亿元,增长73.9%。全年商品房施工38.5万平方米,增长22.2%,竣工31.4万平方米,增长252.8%;商品房现房销售26.4万平方米,增长180.9%;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5.7万平方米,增长3倍。

五、市场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效果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亿元,增长18.45%。农村消费提档加速,城乡增速差距缩小。全年县以下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亿元,增长17.74%,县以上实现11.1亿元,增长20.10%。零售业完成24.8亿元,增长18.64%;餐饮业9.4亿元,增长21.0%。

出口创汇增加,引资力度增强。外贸出口1300万美元,增长55.7%。 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90个,实际到位资金46.3亿元,增长56.4%。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境内公路里程1908.7公里。全年客运周转量13.1万人公里,增长5.6 %;货运周转量16.6万吨公里,增长29.7%。

邮电通信稳步发展。年末固定电话用户9.3万户,小灵通用户0.5万户,宽带用户1.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4.4万户,净增3.4万户。

旅游业稳步发展。实现旅游总收入6.9亿元,增长9.5%,接待国内旅游人数87.8万人次,增长15.1%。

七、财政与金融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完成国税税收收入3.3亿元,地税税收收入3.4亿元,分别增长13.8%和30.8%。全县财政总收入7.7亿元,增长28.5%。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亿元,增长 30.0%;财政支出 15.0亿元,增长38.4%,对农业、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公共事业等的投入继续加大。

金融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突破百亿元,达100.9到亿元,增长19.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5.7亿元,增长15.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3.6亿元,增长40.6%,全年新增9.7亿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