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大通湖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0-04-12 益阳市大通湖区统计局

22730

23.1

其中:①批发零售贸易业

40710

19.59

②住宿和餐饮业

4955

10.4

③其他

810

19.1

七、交通运输、通信业稳步发展

2009年,全区全社会货物周转量37510万吨公里,增长21%;旅客周转量11247万人公里,增长15%。

全区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750户,比上年增加近70户;移动电话用户28913户,净增313户。平均每万人拥有固定电话629.6部,拥有移动电话2697部。

八、财政、金融运行平稳。

2009年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11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其中国税4395万元,地税2197元,财政4408万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1%、28%和17%。

2009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2亿元,比年初增长2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02亿元,增长39.3%。

九、教育、卫生事业不断发展。

目前,我区有中小学校20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初中4所、小学14所。在校中小学生11970人,其中:普通高中生1380人、初中生2940人、小学生5329人。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和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得到加强。现有县级人民医院1家、乡镇卫生院4家、个体诊所卫生室81家、药店9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家和计生服务机构1家。

十、人口

据测算,2009年末全区总人口为10.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9万人。全区人口密度为279.33人/平方公里。年内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8.85‰、6.98‰和1.21‰。2008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9.66万人。

十一、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

2009年,全区共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4家,床位200床;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29383人,失业保险2164人,农村合作医辽保险72914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169户,3601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134户,1793人;农村五保户供养81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十二、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据抽样调查显示,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59.07元,增长11.63%。人均家庭总收入中,工薪收入8635.43元;经营净收入3702.47元;财产性收入276.42元;转移性收入1688.51元。

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55.57元,增长12%。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588.09元;家庭经营收入3997.05元;财产性收入75.6元;转移性收入594.8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