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桃江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4-12 益阳市桃江县统计局

2009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努力化解不利因素,全力以赴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措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经济效益和质量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一、综    合

县域经济明显增强。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893102万元,同比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626万元,同比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365821万元,同比增长22.8%;第三产业增加值306655万元,同比增长6.5%。三次产业结构为24.7:41.0:34.3,一、二、三产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8%、67.9%和20.3%,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5、8.8和2.7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1818元,比上年增加1064元。

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发展。2009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54.03亿元,同比增长18.0%。非公有制经济实缴税金2.51亿元,同比增长14.1%。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数12.59万人,同比增长3.0%。

省、市为民办实事工作全面完成。通过考核验收,省、市为民办实事的目标任务全面或超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586人,为目标任务的 120.7%。零就业家庭就业户数36户,动态就业援助率达100%。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援助技能培训1250户,为目标任务的103.3%。完成2个敬老院和4个五保之家改扩建工作,入住五保对象110人。全县269套远程教育—文化共享设备均已发放到村。木材生产计划已做到了入村到户率、公示率、及时率三个100%。示范村连片建设35户,示范农户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示范农户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入户率达到100%。完成农村沼气池建设2240个。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36900人,全面完成了目标任务。全面完成5座水库除险加固的主体工程施工任务。改造行政村配电网25个。城市治安电子防控系统建设安装20个监控摄像机。完成村通基站建设8个,信号覆盖24个行政村。建设乡镇卫生院6所。全年共培训残疾人366人,为任务的230%。新增30个行政村通宽带。新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点10个。全县共有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176人。符合条件的再生育夫妇缺陷干预免费检测到位率100%。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3所。农家书屋工程建设49家。新建(筹集)廉租住房1151套,面积57000平方米,解决住房困难家庭1151户,发放租赁补贴家庭1931户,发放补贴资金194.7万元。

市场物价整体呈下降趋势。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8.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99.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4.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99.7%。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09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各项政策,着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获得了”全国粮食高产万亩示范片项目建设县“、”全国牲猪调出大县“、”全国油茶示范县“和”湖南省楠竹生产示范县“等荣誉称号。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7160万元,同比增长7.6%。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36.59万吨,同比增长 11.9%,其中:稻谷产量33.44万吨,同比增长6.2%;油料产量2.26万吨,同比增长449.5%。畜牧业稳步发展。全县出栏生猪89.02万头,同比增长6.2%,出栏牛1.8万头,同比增长20%。

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完成了10.7平方公里的桃花江小流域治理,完成了150口山塘维修及25座小型水库维修及加固,完成了5处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9000人的饮水问题。

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认真落实各级农村政策,重点抓好减轻农民负担监管,完成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项目申报工作,开展了移动电话村创建工程,深化了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50万元,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9.36万千瓦,同比增长15.3%。

三、工业和建筑业

新型工业化推进步伐加快。工业经济增势强劲。2009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3.33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21.88亿元,同比增长26.1%。六大工业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电能、竹木、矿冶、食品、机械制造、建材六大产业全年完成增加值19.65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9.8%,同比增长24.4%,对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5.3%,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2.3个百分点。园区规模工业发展平稳。园区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3.29亿元,同比增长4.3%,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6%,拉动规模工业增长0.8个百分点。工业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全年工业投资达34.4亿元,同比增长75.5%,其中工业技改投资12.76亿元,同比增长54.0%。

工业综合效益稳步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09696万元,同比增长23.9%。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3%,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效益综合指数为234.3%,比上年提高24.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50751万元,增长53.7%。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2500万元,同比增长42.5%。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66771万元,同比增长43.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5.01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38.7%;房屋竣工面积57.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5%。

四、交通、邮政和通信业

交通运输稳步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4436万元,同比增长2.0%。全年完成农村通畅公路硬化280公里。二广高速主线及桃马连接线、桃江至宁乡横市公路、206省道灰山港城区改线、207国道桃江段改造征地拆迁工作基本完成,205省道桃江段改造、308省道县城段改线前期工作和桃江港500吨级码头建设有序进行。年末全县民用车辆拥有量61671辆,同比增长12.7%,其中汽车12986辆,同比增长17.5%。

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县本地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10.39万户,减少12.1%;移动电话27.73万户,增长26%。固定电话普及率为12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32部/百人,分别比上年减少1.7部/百人和增加6.4部/百人。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9936户,增长68.7%。

五、内外贸易、招商引资和旅游

消费市场保持繁荣稳定。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612万元,同比增长18.7%。分城乡看,县城消费品零售额102060万元,同比增长19.3%;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64552万元,同比增长18.5%。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17207万元,同比增长18.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3140万元,同比增长21.7%;其他行业零售额6265万元,同比增长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