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沙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4-12 三明市沙县统计局

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等取得新进展,并不断蓄积新的增长点。三明高科技术产业开发区金沙园基础设施、金古经济开发区二期基础建设、华龙世纪城、康城国际、沙县液化天然气(LNG)、福建丽达环保竹纤维生产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向莆高速铁路三明北站、大洲大桥及其连接线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厦沙高速公路也完成项目前期工作;三明沙县机场优化场址、大唐国际生物质能源发电项目完成可研报告。

五、交通运输与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货物运输量557.2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43939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3.6%和9.9%;旅客运输量400.7万人,旅客运输周转量19638万人公里,分别增长0.7%和3.8%,综合运输能力得到巩固和增强。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移动电话和无绳电话已成为公众的消费热点。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453万元,增长21.3%。电信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不含网通、铁通电话、下同)达4.87万户,全县固定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19部;小灵通1.2万户;宽带1.8万户,增长21.6%。以公众通讯网为主体、专用通讯网为补充的现代化综合通讯网日趋完善,网络结构朝着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的方向发展。

六、国内贸易与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依然活跃。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1%。从行业看:①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8.74亿元,增长20.6%,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业5.74亿元,增长31.8%;限额以下贸易业零售额13.0亿元,增长16.2%。②餐饮业零售额2.32亿元,增长17.0%,其中:限额以上餐饮业0.22亿元,增长1.2%;限额以下餐饮业2.10亿元,增长18.9%。③其他行业零售额0.43亿元,增长17.1%。

在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中,汽车类、化妆品类、家电类等商品持续旺销,分别增长587.0%、92.7%和52.9%。

市场价格总水平有所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为98.1%,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下降2.3%;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7%。在八大类商品与服务中,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烟酒及用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分别上升7.7%、4.8%、1.2%和0.4%;食品类、居住、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分别下降5.6%、5.2%、1.8%和0.4%。

七、对外经济与旅游

出口创汇平稳增长。全年出口创汇10455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4%,其中民营企业出口达9496万美元,增长18.5%;实际利用外资达2500万美元,增长11.0%;合同利用外资2407万美元,增长1.3%。

旅游事业得到发展。不断完善旅游景区景点和配套设施建设,小吃文化城投入使用,沙阳乐园完成提升改造,淘金山、大小佑山森林公园、松柏岩等旅游景点得到进一步开发。全年共接待游客人数47.11万人次,增长20.0%;实现旅游收入2.82亿元,增长21.0%。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实现平衡。2009年,我县进一步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加强财税管理,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6357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4%,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38763万元,增长16.0%;基金收入29829万元,增长23.3%;上缴中央收入24810万元,增长9.6%。全县财政支出68695万元,增长58.7%。

金融形势运行稳定。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5.84亿元,比年初增加14.65亿元,增长28.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8.96亿元,增加7.36亿元,增长23.3%。年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5.47亿元(不含世行,农发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比年初增加21.99亿元,增长41.1%。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我县保险公司进一步加快经营机制转换步伐,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开发新险种,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全年全县保费收入10243.5万元(不含太平洋、中华、新华保险等),同比增长3.5%;全年全县保险赔款给付金额5425.8万元,增长5.9%;保险事业的发展,对全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有新发展。我县十分重视科技工作,实施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广和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推进科技与经济效益相结合,2009年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年组织实施县及县以上科研项目38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2项,市级2项。农科教结合和产学研相结合取得新进展。全县有72家企业分别同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订了78项的科技成果对接项目。全县举办各种科技实用技术培训240期,培训人员1.2万人次。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县普通高中招生1260人,在校学生4171人,毕业生1734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县初中在校生9072人;小学在校生17878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升学率达100%。全县教职工人数达3792人,其中:专任教师3223人。中小学办学条件有所改善;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得到巩固和发展。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我县以拓展文化产业为重点,提高文化工作的品位和质量,以举办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注重弘扬民间艺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尤其是”祖国颂歌“大型歌咏比赛活动,全县4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近4000人参加,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同时,在12.8期间,成功举办了‘2009中国(沙县)小吃旅游文化节和《大型文艺演唱会》,演唱会阵容强大,总政歌舞团的阎维文、谭晶、蔡国庆等国内知名歌星到场演出,大大提高了沙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年共发行各类图书88.8万册,县图书馆存书8.9万余册,乡(镇)、街道文化站12个,存书3.3万余册。随着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人民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年末全县拥有卫星地面接收设施2439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8.6%,城乡有线电视网入户数已达3.9万户。广播电台1座,广播覆盖率98.6%。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6个,其中:县直各类医疗卫生单位8个,乡镇卫生院11个,厂矿医疗卫生单位11个;个体26个。年末全县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767人,其中:医师、医士375人,护师、护士199人。全县共有卫生机构床位总数797床,其中,县直医疗卫生单位406床,乡镇卫生院床位数271床,厂矿70床,个体50床。全县村级卫生医疗所168个,村级医生275人。县、乡、村三级卫生医疗服务网进一步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得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