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仙居县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9亿元,比上年增长5.6 % 。我县23家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产值9.1亿元,在全年评定的165个工程项目中,优良工程68个,合格率为98.2%,建筑质量有所提高。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亿元,增长23.0%.国有等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3亿元,增长3.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57亿元,下降18.0%,更新改造投资1.18亿元,增长131.0%。国有等单位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施工项目51 个,本年新开工项目27个,分别比上年增加 18个和7个。 投资结构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在国有等单位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中,用于第三产业投资3.16亿元,占投资比重的82.3%。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资继续得到加强,基本建设投资中用于水利、交通邮电等基础设施投资2.34亿元,占基本建设投资的9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5.4%。其中水利建设投资1.1亿元,交通邮电建设投资0.7亿元。重点工程东大门拓宽工程全面完工,新汽车客运站投入运行,邮政大楼主体工程竣工,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国有等单位基本建设投产项目30个,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新增固定资产3.5亿元,增长164.0%。 全县新增生产能力或效益主要有:提高注射液生产能力1亿支/年,片剂生产能力40亿片/年,医药中间体35吨/年,全塑市话电缆1.25万对公里。改建公路7.5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长度1.3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面积1.45万平方米,城市排水管道铺设长度1.1公里。新增中等学校学生席位1600个,中等学校建筑面积2948平方米。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发展平稳,邮电通讯业继续快速增长。全年交通运输邮电业增加值2.9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全县公路货物周转量36729万吨公里,增长4.9%;,旅客周转量48204万人公里,下降11.9%;民用运输车辆拥有量2514辆,增长17.5%。全县公路通车里程 630公里。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300万元。年末城乡电话用户7.90万户,增长19.2%,其中: 市话3.36万户,增长25.0%;乡村电话用户4.55 万户,增长15.2% 。年末移动电话用户9.1万户,增长143.5%。 六、国内贸易、外贸和旅游 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拉动和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的拉动下,全县消费品市场需求较旺,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1亿元,增长13.0%,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经济增长4.2%,占贸易业80%的个体、私营经济增长13.1%。从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 6.3亿元,增长7.9%,餐饮业1.0亿元,增长34.1%。从销售地区分布看,县城零售额6.3亿元,增长11.8%,县以下零售额2.8亿元,增长15.9%。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5046万元,增长3.2%,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5.75亿元,增长30.1%。 在国际贸易环境趋紧、世界经济减速的情况下,我县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实现了外贸出口的高速增长。全社会出口交货值19.0亿元,增幅达25.5%,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外贸自营出口额7735万美元,增长27.4%。其中外贸企业1360万美元,增长63.9%,三资企业4459万美元,增长6.3 %,生产企业1916万美元,增长82.8%。年末拥有外商投资企业 55家,新批外商投资企业8家,总投资额742万美元,协议利用外资52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0万美元,增长16.1%。外商累计投资达到1104万美元。出口快速增长,成为推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旅游业快速、蓬勃发展。 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增加,神仙居景区内摩天峡谷旅游区于年初建成开业,景区环游道工程已完工,神仙居山庄已动工建造,景星岩景区开发已完成60%的主体工程。旅游项目及景区规划得到加强。景区服务设施得到完善,客容量和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旅游多元投资战略取得成效,旅游项目招商引资额达0.7亿元。旅游市场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不断加强。仙居旅游景区知名度日益提高。年末有旅行社6家,年内全县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412万元,增长48.2%。 七、金融和保险业 全县金融机构执行央行货币政策,强化内部管理,保持稳健经营,调整信贷结构,增加信贷投放,保持金融形势平稳运行。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8亿元,增长10.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8.8亿元,增长14.6%。各项贷款余额18.9亿元,增长12.8%。贷款投向主要扶持农业贷款、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工业贷款、三资企业贷款,分别增加了9048万元、9018万元、2763万元、3277万元。农村产品收购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及私营企业和个体贷款有较大的压缩,分别减少了1710万元、766万元、1193万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27.3亿元,支出132.8亿元,收支相抵后净投放现金5.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0%、33.0%和13.0%。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保险范围扩大,险种增加。2001年人民保险公司财产险承保总额25.1亿元,保费收入1610万元,处理国内财产险赔案871件,支付赔款731万元,创税金239万元。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承保额55.2亿元,参保14.7万人次,保费收入5102万元,交纳营业税16万元,理赔3805件,支付人身险赔款458万元,其中个人赔款额最高达22万元,赔付率高达926%。 八、科技和教育 科技经费投入增加,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果。全年财政用于科技三项费用399万元,增长34.8%。获省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全县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1项,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3项,列入省级科技项目25项,获省科技进步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6项。全县批准专利申请45项。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教育投入不断增加,校网结构优化,布局渐趋合理。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稳步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受到重视,社会力量办学继续发展。教育质量年活动成绩显著:高考三本以上491人,增长58%,其中重点大学123人,增长56%;初升高比率66.32%;全县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9%,巩固率为100% 。2001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38所,其中普通高中4所,职业高中2所,单设初中11所,小学119所,特教中心1所,电大教师进修学校1所。在校学生56380人,其中普高3601人,职高1660人,初中16810人,小学34223人,特教86人。全县在职教职工3508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文化系统围绕全县中心工作,以群众文化活动年为载体,组织城乡隆重举办庆祝建党八十周年系列活动。积极创办广场文化,东门广场获台州市首个优秀文化广场称号,并获得省级银奖。加强特色文化建设,挖掘推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开展”仙居花灯“研制,举行”跨世纪灯会“、”灯谜“活动。依法加强文化市场建设管理,促进城乡文化市场繁荣健康发展。通过历史文化遗产普查,进一步做好文物、古迹保护和利用,文物、古迹发掘、抢修工作得到加强。文艺创作取得可喜成果,在国家、省、市展演、发表或获奖的作品计37件,其中国家级8件,省级15件。2001年,全县有文化馆、图书馆、艺术表演团体、艺术表演场所机构各1个。文化馆及各乡(镇)文化站举办展览18个,组织各类文艺活动197次;图书馆总藏书12万册,书刊外借14万册次; 全年新华书店图书发行量235万册,图书销售额1095万元;仙居越剧团国内共演出15场,观众3万人次;艺术表演场所演出65场,观众7万人次;城镇放映电影522场,观众0.83万人次,票房收入9.4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