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青铜峡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4-11 吴忠市青铜峡市统计局

青铜峡市统计局

2010年3月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最具挑战性的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有效遏止了经济下滑态势,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综    合

国民经济企稳回升,总体向好。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亿元,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51.6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7.1亿元,增长11%。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08年10.6:69.2:20.2调整为11.9:66.2:21.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019元,增长3.7%。

二、农业及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全市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4亿元,增长7.8%。其中:农业产值9.8亿元,增长8.5%;林业产值0.18亿元,下降28.9%;畜牧业产值6.5亿元,增长7%;渔业产值0.4亿元,增长21.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亿元,增长16.7%。

粮食总产量略减。全年落实农作物播种面积74万亩,减少2.1%,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6.5万亩,减少3.9%;经济作物播种面积7.5万亩,增长18.1%。全年粮食总产量27.5万吨,同比减少0.2万吨,下降0.8%;蔬菜总产量16.9万吨,增长23.4%;水果总产量7.7万吨,增长12%。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年末生猪存栏14.9万头,增长0.7%;羊存栏25.9万只,下降8.5%;牛存栏4.1万头,增长0.6%。全年肉类总产量2.5万吨,增长5.1%;禽蛋总产量0.4万吨,减少2.9%;奶类总产量6.7万吨,增长1.9%。

林业、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3.5万亩。全市渔业养殖面积5.7万亩,增长16.5%;水产品总产量0.6万吨,增长35.3%。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53.9万千瓦,增长2.7%,拥有大中小型农用拖拉机21867台,农用运输车6944辆。农用化肥施用量8.4万吨,增长2.2%。农村用电量5173万千瓦时,增长1.8%。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32657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向好。2009年,全市工业经济面临诸多困难,特别是受金融危机影响,生产、效益明显下滑。面对困难,全市上下冷静分析,积极应对,制定出台力促工业平稳较快增长的一系列措施,工业生产跌幅收窄,企稳回升。全年实现增加值47亿元,增长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5.8亿元,增长9.1%。市属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1.4亿元,增长9.5%;实现增加值19.4亿元,增长21.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烧碱

万吨

23.3

1.7

PVC树脂

万吨

18.4

-8.7

水泥

万吨

235.8

15.9

电解铝

万吨

51.5

-8.3

混合饲料

万吨

3

2.4

电石

万吨

29.7

-9.9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4.5

-22.7

发电量

万千瓦时

1172899

26.8

工业经济效益下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1.3亿元,下降10.1%;实现利税10.1亿元,下降7.4%,其中:实现利润总额3.2亿元,下降25.5%,实现税金6.9亿元,增长4.4%。市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4亿元,增长5.9%;实现利税3亿元,下降30.2%,其中:实现利润总额1.8亿元,下降26%,实现税金1.1亿元,下降35.9%。

建筑业蓬勃发展。全年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1亿元,比上年增长45.7%;实现工程结算收入5.9亿元,比上年增长64.1%,实现利税5313万元,比上年增长1.1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下滑。受央企大项目减少等因素影响,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3亿元,下降9.9%,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35亿元,下降17.3%;更新改造完成投资5亿元,增长40.3%。市属完成投资13.1亿元,增长53.1%,全年各类建设项目65个,已竣工项目47个,竣工率为72.3%。

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2009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3亿元,增长1.1倍。商品房施工面积26.6万平方米,增长79.4%;商品房销售面积18.4万平方米,增长1.1倍;商品房销售额3.8亿元,增长1.3倍。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15400万吨公里,增长0.3%。公路客运周转量8138万人公里,增长0.2%。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206公里。

邮政电信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市邮电业营业收入1.3亿元,增长18.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1万户,下降32%。移动电话用户15.6万户,增长14.7%。互联网用户1.4万户,增长19.7%。

六、财政、贸易、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持续增长。全市辖区内实现财政收入12.7亿元,下降0.4%,其中:中央财政收入6.4亿元,下降9.5%;自治区财政收入1.9亿元,增长2.7%;市县级财政收入4.4亿元,增长14.9%,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2.9亿元,增长45.8%。

消费品市场健康发展。在国家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家电下乡”等政策的推动下,消费需求稳步扩大,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亿元,增长17.7%。分城乡看,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5.9亿元,增长18.1%;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3亿元,增长1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6.6亿元,增长14.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3亿元,增长28.9%,增幅居行业之首。

金融运行平稳,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0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企业存款18.3亿元,同比下降12.6%;财政存款1.3亿元,同比增长10.3%;城乡居民存款余额41.2亿元,同比增长19.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短期贷款35.8亿元,同比下降7.5%;中长期贷款68.1亿元,同比增长40.2%。

保险事业稳步增长。全年实现保费收入9463万元,增长15.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196万元,增长10.2%;人寿险保费收入6267万元,增长18.6%。全年各项赔款支出3529万元,增长17.6%,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387万元,增长1.4%;人寿险赔款支出2142万元,增长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