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青铜峡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0-04-11 吴忠市青铜峡市统计局

七、金融、保险业

金融业平稳发展,金融秩序良好。200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0713万元,增长14.2%,其中:城乡居民存款余额167946万元,增长9.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04755万元,增长9.02%。

全年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961043万元,累计支出现金985721万元,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24678万元。

保险业务继续拓宽,居民参加保险意识增强。全年投保额达37152万元,增长20.6%;全年保费收入2824万元,增长7.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82万元,增长2.8%,寿险保费收入1362万元,增长10.6%。全年支付各类赔款给付802万元,其中:财险赔款684万元,伤残给付11.5万元,医疗保险给付106万元。全年有37405人次参加了人寿保险。

八、招商引资与旅游

2001年我市认真贯彻招商引资各项措施,积极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全年推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54个,签订并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7个,协议引进资金5.85亿元,完成国债投资1735 万元。加大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接待中外游客5.2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60万元。

九、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成绩显著,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完成了商业步行街等城市道路的维修与改造,年末城市建筑面积24.18平方公里。城市公用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公交运营线路网长度68公里,公交运营车辆25辆。年末拥有出租车145辆。全年供水能力达到5724万立方米,集中供热面积145.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7万平方米。

城市园林绿化面积进一步扩大,2001年城市绿化覆盖面积299公顷。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取得新的进展,巩固了“一控双达标”成果,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工业废水排放率40.8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44.95%;大气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0.531微克/立方米;大气二氧化硫年日均值0.03毫克/立方米。全年完成空气质量状况达到三级的时间占总天数的75.3%。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4个,投入资金342万元。

十、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学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共组织各类科研项目12个,推广科技项目36项。

2001年我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中小学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步伐,调整学校布局,改造中小学校旧校舍。全市共有各类学校116所,其中: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中学1所,普通中小学114所。在校学生38242人,其中:中学生13897人,小学生2434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全市共有教师4112人,其中:专职教师3230人。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广场文化、社会文化、田园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全市共有各类影剧院20个,放映队24个,专业艺术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3.2万册,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10013户。

十一、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1882元,增长20.3%,其中:市属职工年均工资8838元,增长30.8%。农民人均纯收入3009元,同比增长7.4%。

全市年末在岗职工35362人,减少4.5%,其中:市属年末在岗职工16504人,减少8.5%。

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年末参加养老保险的单位    个,参保职工13347人。全市失业保险的单位178个,参保职工19923人。全年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50万元,安置就业人员173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社会福利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各类社会福利院、敬老院7个,共有床位110 张,收养社会福利对象86人,提高了城市低保标准。全市 1140户人发放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35万元。

截止2001年12月31日,全市常住人口为248199人,其中:城镇人口81602人,男性人口127554人,女性人口120645人,回族人口34978人。据人口抽样调查,全市人口出生率 14.41‰;死亡率5.32‰;人口自然增长率9.09‰。

注:本公报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产值增长速度按1990年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