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东乡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七、 财政 金融 保险业 财政金融稳步运行。财政收入稳步增加,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416万元,占年预算2222万元的108.73%,其中县级财政收入完成1224万元。财政支出增长较快,全年财政支出达到67890万元,增长45.5%。 金融运行平稳。全县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32亿元,增长48.6%,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24亿元,下降12.5%,其中农业贷款1.28亿元,占总贷款的56.94%,有力的支持了全县农村经济建设,金融流通运行逐步向良性循环轨道发展。 八、科技 文化教育和卫生 科技事业以实施科技兴县战略为目标,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地膜覆盖、膜侧小麦、整薯播种、马铃薯良种繁育、航天育种、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吨粮田、双千田等高效农业增产项目,发展了现代农业。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大科技引进、推广和应用的力度。 教育事业继续实施“长效工程”,以巩固整县“普初”成果,加快“普九”步伐为目标,实施“教育立县”战略,实行了县级领导联系学校、县直单位联系帮扶教学点制度,当年新建和改扩建学校25所,从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充实教师113名,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了教育“四率”目标管理责任制,控辍保学成效明显,办学条件得到空前改善,有效解决了边远山区学生上学难问题。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12%。全县各级各类学校219所,在校学生46402人,其中中学9所、小学206所、师范1所、幼儿园3所。 主要教育指标发展情况如下:(人) 2008年 同比增减±% 全县在校学生 46402 4.81 其中:中学 8702 25.7 小学 37298 1.14 师范 45 -66.7 全县教职工 1871 7.53 其中:中学 545 7.71 小学 1283 8.73 师范 18 -28 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卫生“五制”改革不断推进,分配了76名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加强卫生队伍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6%,一次性为乡镇卫生院配备了总价值达565万元的医疗设备,同时也大力发展了村级卫生事业,改善了卫生软硬件环境。2008年底,全县共有医疗机构 27个,共有医务人员296人,其中医疗人员210人,护理人员86人,病床达到315张,使全县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公共卫生服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文化体育事业更加繁荣,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乡村两级文化阵地建设,“东乡族擀毡工艺”和东乡族民间文学《米拉尕黑》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民族文艺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得到加强。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人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全县各级各类单位从业人员8649人,其中在岗职工7916人。年末从业人员劳动报酬达到16222.9万元,其中在岗职工16043.4万元,各类企事业行政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达到18757元,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额2026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19元,增长17.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178元,增长10.56%。 十、人口及行政区划 2008年,全县共有19个乡,5个镇,229个村民委员会,189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1386户,其中农业户数49264户, 总人口278863人,其中农业人口268617人。其中东乡族236280人,占84.73 %,汉族30887人,占11.08%,回族11550人,占4.14% ,其他民族146人,占0.05%。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 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及畜牧业数据是以农业普查数为基础进行衔接调整后的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