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贺兰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4-11 银川市贺兰县统计局

2008年,全县人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抢抓历史机遇,推动科学发展,争创西部百强”为主题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特色城镇化进程,抢抓机遇,务实苦干,推动了全县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为实现贺兰县跨越式发展和争创西部百强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县域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加快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城乡一体化进程较慢,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整体上不太高,主导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缺乏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项目;第三产业比重小,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民生问题还需要高度关注和加以解决,社会保障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

一、综合

2008年,我县县域经济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10亿元,比上年增7.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3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18.92亿元,增长18.6%,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  14.10亿元,增长12.9%,建筑业增加值4.78亿元,增长33.6%;第三产业增加值7.85亿元,增长17.9%。一、二、三产业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1.5:55.5:23.0,与上年相比,一产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上升2.4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1.3个百分点。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078元,比上年提高21.8%。

二、农业

2008年,县委、政府按照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增加农业投入,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农业与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共完成农、林、牧、渔业产值14.02亿元(含农、林、牧、渔服务业),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8.7%,其中农业产值9.5亿元,增长6.4%,林业产值750 万元,增长26.9%,牧业产值2.27亿元,增长4.4%,渔业产值1.72亿元,增长27.4%,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4250元,增长11.5 %,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农业67.9%、林业0.5%、牧业16.2%、渔业12.3%、农林牧渔服务业3.1%。

研究制定了贺兰县优质粮食、蔬菜、水产、奶牛4个主导产业20082012年发展规划,启动了宁夏北部引黄灌区现代农业示范县的建设。成功举办了首届宁夏(贺兰)乡螺菜之乡绿色蔬菜节,获得“中国西部四季鲜菜之乡”称号,“贺兰螺丝菜”、“张亮香瓜”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地理标志农产品,“厚生记”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主要农产品产量有所增长。 2008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65.26万亩,比上年增长3.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77万亩,下降3.2%,蔬菜面积14.5万亩,增长26.0%,新建设施农业2.3万亩,总面积达到4.5万亩;水果面积1.1万亩,全年粮食产量21.49万吨,增长4.1%,蔬菜产量36.6万吨,增长25.0%,水果产量6721吨,增长32.3%,粮经作物比为73:27。

2008年县属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2008年实际

比上年增减±%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万亩

47.77

-3.2

粮食总产量

214851

4.1

夏粮产量

46192

20.6

小 麦小食

46171

20.8

秋粮产量

168659

3.7

水 稻

90811

2.0

玉 米

77816

-1.4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

万亩

17.37

25.5

1、油料产量

1460

62.9

2、蔬菜产量

366459

25.0

3、瓜类产量

46841

-4.0

水果产量

6721

32.3

林业建设和城市绿化取得新进展,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1.8万亩,其中经果林3345亩。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年末大牲畜存栏30610头,比上年下降10.8%,其中奶牛存栏10062头,比上年增长22.7%,生猪存栏30224头,比上年下降21.8%,羊只存栏97497只,增长4.4%,全县人均肉类占有量41.1公斤,人均奶类占有量140.2公斤,人均水产品占有量113公斤。

2008年全县主要畜禽生产情况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2008年实际

比上年增减±%

大牲畜存栏

30610

-10.8

黄 牛

19015

-23.7

奶 牛

10062

22.7

生猪存栏

30224

-21.8

生猪出栏

37806

-39.6

羊只存栏

97497

4.4

羊只出栏

79039

-37.7

家禽存栏

万只

30.34

0.2

家禽出栏

万只

69.11

26.6

肉类总产量

7507

-17.2

奶类总产量

26162

10.7

蛋类总产量

1816

19.9

渔业生产以提高科技含量、扩大优质水产养殖,发展适水产业,巩固渔业大县地位为出发点,全年新开挖池塘1.1万亩,水产养殖水面积达到7.5万亩,水产品产量达2.09万吨,增长1.1% 。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2009年荣获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为37.1万千瓦,农用大中型拖拉机1573台,小型拖拉机18819台,增长4.5%,农用运输车2812辆,农村用电量3654万千瓦时,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61728吨,农田有效浇灌面积(县属)50.36万亩。

全县农村组织建设不断巩固。2008年末,全县共有4个镇,1个乡,2个县属农场,1个街道办事处,59个村民委员会,6个社区居委会,657个村民小组。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8年,我县坚定不移地实施 “兴工强县”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修订完成了德胜工业园区和暖泉循环经济试验区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修编,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加快全民创业基地的建设,入园企业47家。2008年我县不断扩展企业规模,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加大对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力度,推动了全县工业经济的强劲发展。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7.33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完成工业增加值1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9%,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产值37.03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完成工业增加值1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7%。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工业完成产值34.4亿元,比上年增长32.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产值18.2亿元,比上年增长65.1%,重工业完成产值18.83亿元,比上年增长14.5%,轻重工业比重为49:51,同上年相比,轻工业所占比重下降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