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贺兰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县工业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4家,实现销售产值32.1亿元,比上年增长22.2%,产品销售率为86.8%,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176.33,比上年提高20.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4208万元,比上年下降24.0%,亏损企业26家,累计亏损5304万元,亏损额比上年上升。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2008年全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2008年实际 比上年增减±% 机制纸 吨 49491 14.8 染 料 吨 2798 31.5 合成氨 吨 44021 -1.3 农用化肥总计(%) 吨 27042 6.5 氮 肥 吨 23407 -1.4 磷 肥 吨 3635 20.6 啤 酒 千升 94759 66.2 水 泥 吨 235586 22.7 硫 酸(100%) 吨 55668 13.7 电焊条 吨 31764 -5.3 起重设备 吨 1607 81.8 混合饲料 吨 76021 13.8 2008年,全县共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5个,实现建筑业产值39633万元,比上年增长97.7%,建筑业实现营业利润933万元,比上年增加32.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54718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5.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40021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3倍 。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建设 2008年,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我县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县城建设的步伐,城市改造、工业、交通、农业、社会事业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固定资产保持了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5603万元,比上年增长39.6%。其中:房地产投资完成53464万元,比上年增长35.7% 。 从投资结构看,第一产业完成24471万元,比上年减少12.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7271万元,比上年增长30.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23861万元,比上年增长67.9%。一、二、三产业完成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分别为10.4%、37.0%、52.6%。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卫星城建设迈上新台阶。城市品位得以提升。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新建纬二路、创业路,拓宽桃源路,延伸富兴街;建设109国道以西博翔供热站和德胜消防站,改造供热管网17公里;实施县城北部月亮湖2300亩生态水系整治、银新干沟2公里综合改造治理和1.5万吨污水处理厂续建等重点工程。完成了县城规划区内1720户68万平方米的拆迁,加快实施2006年以来县城规划区内4836户拆迁户的安置工作,7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代建沙渠、桃林新村等8个安置点40万平方米,已安置1752户。开工建设宁煤太阳城、东方嘉苑三期等商住区,开发面积130万平方米。县城新增绿化面积89.4公顷,总面积达到30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6平方米。完善主干街道亮化工程,在主要街口、广场建设精品雕塑。加强县城精细化管理,综合整治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县城面貌明显改善。修编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立岗、洪广小城镇规划,加快金贵小城镇建设。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109国道两侧物流带初步形成,商贸流通业促进了全县的市场繁荣活跃,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生态旅游业收入逐步增加。 五、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迅业 2008年,全县公路货运量588.13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5.31亿吨公里,公路客运量359.1万人次,旅客周转量7967.1万人公里。全县汽车拥有量6143辆,其中货车5839辆,客车304辆。邮电通讯业得到进一步发展。2008年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12.5万元,比上年增长21.3%。电信业务收入1600万元,比上年下降16%,2008年末本地网交换机及接入网设备总空间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33672部,比上年下降20%,其中住宅电话27000部,比上年下降7.0%,移动电话123300部。 六、国内贸易 2008年全县消费品市场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3亿元,同比增长69.9%,分城乡看,县城消费品零售总额11.1亿元,同比增长82.0%,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2亿元,同比增长6.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11.9亿元,同比增长74.3%,餐饮业零售总额4032万元,同比增长1.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零售额51万元,同比下降22.1%,集体经济零售额125万元,同比下降4.6%,股份制经济零售额6.4亿元,同比增长71.6%,私营经济零售额3.9亿元,同比增长1.36倍;个体经济零售额1.9亿元,同比增长1.9%。汽车消费仍是推动我县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6.2%。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38.2%,其中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74.3%,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2.7亿元,同比增长45.6%。其中一般预算支出6.5亿元,同比增长52.0%,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速高于地方财政支出增速22.3个百分点。财政支出中用于农林水利支出11402万元,增长49.9%,用于教育支出15910万元,增长50.0%。 金融业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监管下,不断优化信贷结构,转变服务观念,以支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为主,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8 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8.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0.3%。各项贷款余额为12.1亿元, 同比下降5.0%。 其中:中长期贷款5.5亿元,同比增长93.7%。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78.8亿元,同比增长18.1%,现金支出78.2亿元,同比增长18.8%,现金累计回笼5852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9873元,同比增长29.4%。 保险业稳步发展。2008年全年保费收入5140万元,比上年增长42.0%,其中财产保险收入3010万元,增长44.0%,寿险收入2130万元,下降39.2%,支付各类赔款及赔付总额1582万元,增长42.5%。其中: 财产险赔付 1489万元,增长46.3%;寿险赔付93万元,同比增长1.1%。 八、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 2008年,我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创建科技进步县取得成效,科技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县本级财政共投入科技经费774万元,比上年增长133.1%,争取科技项目40个,发展科技特派员150人,培育创业示范基地22个,开展各类科技培训543场,培训各类人员3.5万次。全县共有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人员2368人,其中获得中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222人,获得中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886人,初级126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