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大柴旦行委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2008年,面对地震、全球金融危机等困难,全区人民在工、行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顽强拼搏,克难奋进,沉着应对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冲击,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初步核算, 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661万元,比上年增长2.46%(可比价)。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57万元,增长6.16%;第二产业增加值120742万元,增长0.85%;第三产业增加值14062万元,增长16.0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GDP达到90440元(按2008年末汇率(1:6.8353)折算折合13231美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44 :91.56 :8 变化为0.63:89:10.37 。 二、畜牧业 畜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通过加大对牧业基础设施和生产资料的投入,扩大企业帮村帮扶范围,技能培训等工作,增添了牧业发展活力。在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和市场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下,全年完成牧业生产总值1245万元,完成增加值857万元,同比增长6.16%。 2008年全区共繁殖各类仔畜2.58万头(只),育活仔畜2.29万头(只),仔畜成活率为88.76% ;成幼畜减损0.07万头(只),成幼畜减损率1.45%,比上年下降0.48个百分点。全地区草食牲畜总增2.22万头(只),总增率46.06%,年内出栏各类牲畜1.92万头(只),出栏率39.83%,比上年提高0.57个百分点;出售各类牲畜1.75万头(只),商品率达36.31%,比上年提高0.06个百分点。年末全区各类牲畜存栏5.36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1.18%。能繁殖母畜比例达55.6%。全年肉类总产量369吨,比上年同期增长9.82%,羊毛产量34吨,山羊绒9396公斤,驼毛绒3507公斤。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2008年,把加强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着力点,不断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共投入项目资金417万元,实施了40座畜用暖棚、马海村灌渠修复、日光节能温室灌渠配套、50亩苜蓿种植、马海村10千伏电网户户通等基础设施项目,牧区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把改善牧区面貌作为突破口,通过加大地方投入,引导企业帮扶等措施,不断推进柴旦村新村定居点建设项目,“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首批27户定居点住房已全面完成,建筑面积为288平方米。认真开展牧民技能培训,共有70余人参加了“阳 光”技能培训。 三、工 业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2008年进一步强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龙头和主导地位,前九个月行属工业经济一直保持平稳增长,为全年工业目标任务完成奠定了基础。进入十月份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区工业经济遇到的困难逐渐显现。全年完成地区工业增加值11.19亿元,比上年下降10.25%。其中,行属工业增加值完成5.7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8%。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1.46亿元,下降5.24%;私营企业完成增加值1.45亿元,增长214.4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2.85万元,下降11.44%。 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行属工业企业(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家,现价工业增加值达到4.78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占行属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3%。行属中型企业2家,现价工业增加值达到3.34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8%。 主要行业快速增长。 2008年,全区煤炭采选业实现增加值1.9亿元,同比增长25.49%;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实现增加值0.33亿元,同比增长67.06 %;化学肥料制造业实现增加值0.47亿元,同比增长26.2%。这些行业对行属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76%,拉动行属工业经济增长8个百分点。化学矿采选业实现增加值0.12亿元,同比下降15.01%;贵金属采选业实现增加值2.84亿元,比上年下降4.0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提高。2008年,全区生产原煤282.7万吨,比上年增长67.4%;钾肥实物量4.47万吨,增长26.2%。硫酸2.97万吨,增长66.64%;硼酸0.67万吨,增长25.43%。硼矿石7.71万吨,下降15.01%;黄金3684.78公斤,下降4.07%。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高位运行。2008年,全面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注重调整投资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延续了近几年来的高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5亿元,比上年增长24.67%。从投资的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76万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73亿元,增长24.5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824万元,增长18.52%。从经济类型来看,国有经济投资1.95亿元,下降11.62%;私营经济投资4.39亿元,增长21倍。 工业项目投资继续加强。全区基础设施投资7115万元,比上年增长34.5%;工业项完成投资5.6亿元,比上年增长22.8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8.32%。 招商引资持续发展。全年成功签约项目5个,签约资金28.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3亿元。通过完善跟踪服务机制,加强协调服务,10万吨/年磷酸一铵、15万吨/年多金属选矿、饮马峡工业区10万吨精制硫化碱、20万吨硫化碱联产1万吨聚苯硫醚、110万吨纯碱等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并相继开工建设。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随着人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全年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95万元,比上年增长18.16%。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894万元,增长21.85%;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688万元,增长22.5%;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013万元,增长3.16%。 六、邮政和通信 邮电通信业继续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13万元,增长20.32%。全区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690户;移动电话用户7285户;年末互联网用户1330户。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区一般预收入完成8.38亿元,同比增收2.31亿元,增长38%。其中中央级收入完成4.89亿元,比上年增收1.17亿元,增长31%;省级收入4687万元,比上年增收81万元,下降2%;州级收入1.58亿元,比上年增收5101万元,增长48%;县级收入1.44亿元,比上年增收6388万元,增长8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99亿元,比上年增支1.07亿元,增长116%。 金融业运行健康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4.91亿元,比上年增长52.84%;贷款余额2.24亿元,比上年增长4.58%。保险业稳步发展。2008年全年承保额3亿元,保费收入626.8万元,比上年增长11.53%。已决赔款297万元,比上年增长36.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