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宁陕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4-10 安康市宁陕县统计局

九、 文化、卫生

2008年,我县文化事业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势头。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4万册。有影剧院1个,本县有电视插转台1个,22个村通有线电视,2008年开通了7个乡镇无线数字电视,启动了县城数字电视转换,发展用户2000户,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6%,有线电视入户率19.42%。第二轮县志编纂扎实推进,《宁陕县改革开放30年》顺利出版。

卫生、计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一个。卫生技术人员282人,卫生防疫人员数21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221张,其中:乡镇卫生院 13个,床位82张,卫生技术人员66人。2008年全县有村卫生室138个,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42人。全县有个体诊所17个。产妇住院分娩比例为99.2%,比上年提高12.7个百分点;婴儿死亡率4.12‰。卫生济民工程深入推进,农村居民参合率达98.8%,为2384人报销医疗费604.9万元。计生工作扎实推进,发放各类奖扶资金85.8万元,全县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双创”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已通过省上验收。

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

2008年,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污染减排、环境治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环境质量等方面实现了新的跨越。环境污染治理完成总投资170万元,比上年增长57.4% ,植树造林、环境绿化、水源地保护等工程全面开展。省市核定我县全年污染物排放量1059吨,比上年成倍下降,其中:化学需氧量359.8吨、二氧化硫142吨、生活烟尘25吨、工业固废500吨。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0.923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4.6%。全年空气好于二级以上天数350天,多于300天的目标。我县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出境河流段面水质量达国家Ⅱ类水质标准,城区饮用水源地水质合格率达到100%。耕地保有量7.5万亩。绿化造林28995亩。境内自然保护区一个,保护区面积12372公顷,野生动植物保护得到加强,朱鹮野化放飞又成功繁殖。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起,死亡9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六起死亡6人),万人死亡率与去年同期持平;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1.091,比上年下降0.233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民爆物品及烟花爆竹等高危领域实现了零事故、零死亡。“平安宁陕”创建深入推进,社会治安满意率省调查认定为93.95%以上,社会治安满意率目标全面实现。重特大事故控制有力,未出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一控双降”任务全面完成。

十一、乡村、人口

全县所辖14个乡镇,其中建制镇10个,镇区总人口27955人,比上年下降0.55%。全县共有村民委员会98个,居委会2个,村民小组357个。

2008年末,全县公安户籍总户数24224户,户籍总人口74515人,比上年增加5人,总人口中农业人口59750人,占80.2%,非农业人口14765人,占19.8%,男性39446人,占52.94%,女性36069人,占47.06%。乡村户数16882户,乡村总人口59212人。全年出生人口613人,人口出生率10.1‰,死亡人口467人,人口死亡率7.78‰,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2‰。年末常住人口70558人。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53元,增加1827元,增长27.7%;人均消费支出680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9%。农民人均纯收入2431元,比上年增收491元,增长25.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1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4%,农村恩格尔系数47.6%,比上年下降3.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9.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28%。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6087万元,增长35.69%,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4635元,增加6816元,增长38.25%。城镇单位从业人员3767人,比上年末增加196人,增长5.49%,其中在岗职工3478人,比上年末增加35人,增长1.0 %。乡村从业人员32602人,比上年末减少234人,下降0.7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70人,比上年增加30人,增长21.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全年完成劳务输出15154人,劳务收入8500万元。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和扶贫济困工作,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乡低保等弱势群体补助政策得到落实。全县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0个,比上年增加1个,收养性单位床位数共670床,比上年增加109个。各类享受最低生活补助费人数共10112人,其中:六十年代精简92人,遗属补助人员203人,农村复员退伍军人及三属150人,退休民办教师11人,城市低保2329人,农村低保6478人,五保户1034人。

全县参加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6015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6526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952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56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58538人,参合率达98.8%。

二00九年三月三十日

注:1、本公报部分指标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