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永新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4-10 吉安市永新县统计局

城区建设步伐加快,城镇面貌不断改善。一是经济核心区初现雏形。投资2亿元、长10公里、宽50米、双向8车道的城园对接暨高速公路连接线得到省政府支持,项目施工设计、征地拆迁和土地申报等前期工作基本就绪;连接线两侧的规划正在抓紧编制,城区正成规模地向园区拓展延伸。二是袍田新区逐步成区。投入1.5亿元,全力实施了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区路网的硬化、亮化、绿化工程基本完工,通水、通电、通讯、排污等配套设施正抓紧建设。市民广场、袍田住宅小区、城北中医院、档案馆完成招投标并动工建设,行政中心、城北集贸市场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三是三湾大道基本成街。投入5000万元,基本完成了三湾大道绿化、亮化等配套工程建设;启动了大道两侧开发建设,三湾大道街景日渐彰显。四是城镇面貌不断改善。建设东路、西潭南路开发建设进展顺利,禾川西大街改造有序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垃圾填埋场建设顺利实施,硬化小街小巷4.1万平方米,新增城区绿地1.2万平方米,公共服务设施逐步改善。全面完成了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大力实施了乡镇规模建设管理“八个一”工程,龙源口、怀忠、高桥楼、里田、三湾、台岭、高市、石桥等乡镇的小城镇建设加速推进,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所下降,商品房交易继续看好。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101万元,比上年下降23.3%。商品房竣工面积25000万平方米,增长5.9倍;商品房销售面积50708平方米,增长30.2%,商品房销售额9702万元,增长39.8%。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135万元,比上年增长18.6%,分城乡看,县城消费品零售额59727万元,增长17.5%,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9608万元,增长20.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13848万元,增长19.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644万元,下降2.2%。

六、对外经济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利用外资保持较快增长。依托优势产业,强化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加大了对外开放力度。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82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0%;实际引进内资92000万元,增长13.6%,对外贸易强劲增长。全年外贸出口总额287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5.5%。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2645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8%;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25158万人公里,增长1.0%。新长途汽车站和县城公交站台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组建成立了公交、出租车公司,70辆出租车同时开通。

邮电通信能力进一步加强。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644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1969户,其中县城电话用户14914户,乡村电话用户47055户。移动电话用户(含移动、联通、电信)174318户,电信宽带网用户达10235户。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01882万元,比年初增加87176万元,其中,企业存款49808万元,增加16977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95145万元,增加61189万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01531万元,增加20261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60907万元,增加15941万元;中长期贷款为40625万元,增加8264万元。

表2 :   2009年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情况

单位:万元

指    标

年末数

比上年末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其中:企业存款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各项贷款余额

其中:短期贷款

中长期贷款

501882

49808

395145

101531

60907

40625

21.2

51.7

18.3

24.9

35.5

25.5

保险事业平稳发展。全年保险公司(含中国财产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5885万元,其中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212万元;寿险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673万元。支付各类赔款690万元,其中,财产保险公司支付赔款543万元;寿险公司支付赔款147万元。

九、教育、文化、卫生

教育事业稳步前进,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投资1760万元的永安中学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年新建校舍20632平方米,完成了子珍小学扩建工程,改造农村初中5所。全年普通高中在校生9392人,初中在校生21926人,小学在校生37997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88人。拥有幼儿园67所,在园幼儿13281人。全县普通高中专任教师625人,初中专任教师1057人,小学专任教师2048人。

文化建设日新月异。文化产业有了较大发展,出版业、书画业有了雏形;广场文化活动繁荣,全年共举办广场文艺演唱会112场;积极培育特色文化,新增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个,建成农家书屋57个;大力实施三湾、曲白、坳南等山区乡镇“村村通”工程,实现了乡镇有线电视全覆盖。

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工程正式启动,全面完成了乡镇基层卫生院改造,有效解决了乡镇卫生院的技术人员不足问题和医疗条件较差问题,彻底扭转了农村卫生事业的落后局面;扎实推进了“光明·微笑”工程,完成白内障手术1521例,唇腭裂手术68例;加强了疾病预防工作,对重点人群接种甲流疫苗2.9万人次。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8个。医院、卫生院床位数921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29人,其中,医生527人,护师、护士309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继续增长。年末全县总人口494557人,比上年末增加4250人。全县人口出生率11.62‰,死亡率4.79%,自然增长率6.83‰。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0。

表3          人口数及其构成

单位:人

指  标

年末数

比重%

总人口

其中:城镇

乡村

其中:男性

女性

其中:18岁以下

18—60岁

60岁以上

494557

225023

269534

258747

235810

119104

323689

51764

100.0

45.5

54.5

52.3

47.7

24.1

65.5

10.4

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484元,比上年增长6.7%;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148元,增长6.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4.6%;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1.36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3.0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