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蒲城县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努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实现了改革和发展的各项预期目标,全面完成了“九五”计划的主要任务。 一、综 合 经济增长加快,综合实力增强。据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3663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增速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522万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95545万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72571万元,增长10.9%。 市场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7%。分项目看,多数商品价格低于上年水平。其中:食品类价格下降4.2%,家庭设备及用品类价格下降1.2%,交通和通讯工具下降7.5%,衣着类价格上升1.6%,服务项目价格上升10.7%。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从业人员45.3万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城镇从业人员8.3万人,增长12.2%;乡村从业人员37万人,增长0.8%,在全部从业人员中,职工3.93万人,增长1.3%。再就业工程取得新进展,全年通过多种途径使2800人实现了再就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回升的基础不稳固,社会需求持续增长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就业压力增大,部分群众生活仍比较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经济秩序有待进一步整治。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由于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总量供需基本平衡,根据市场需求对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了较大幅度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首次上升到25%以上。 粮食总产量下降,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受干旱和种植面积调减的影响,全年粮食总产量250269吨,比上年减产1.6%。其中:小麦增产21.1%,玉米减产33.3%,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棉花产量1222吨,增长36.2%;油料产量5530吨,增长10.5%;水果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蔬菜生产在结构调整中增长较快,蔬菜生产的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种植面积达12250亩,比上年增长10.1%。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由于饲料价格较大幅度下降,而生猪价格相对保持平衡,农民养猪效益提高,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牛、羊、家禽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7676吨,比上年增长7.6%。 渔业生产下降幅度较大。全年水产品产量276吨,比上年下降31%。 林业在国家加大退耕还林力度的情况下,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1万亩,比上年增长29.2%;退耕还林1.8万亩,四榜植树214万株。 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呈现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0199万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国有工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54490万元,增长16.6%。产销衔接状况继续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2%,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等多种形式,促进了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经营状况的改善。全年亏损企业亏损额3141万元,比上年减亏21.2%。 建筑业生产稳定增长。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5346万元,比上年增长11%;竣工房屋面积58.9万平方米,增长11.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082万元,比上年增长55.2%。其中:县及县以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767万元,增长3.5%。分经济类型看,县属国有经济投资7211万元,下降20.2%;城乡集体经济投资8691万元,增长2.9%;居民个人投资11665万元,增长16.3%;其他经济投资4200万元,增长32.1%。按投资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2852万元,下降53.3%;更新改造投资3291万元,增长16.3%;房地产开发投资1068万元,增长3.81倍。 投资结构有所调整。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资中的农林牧渔水利业投资365万元,交通运输邮电业投资1307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7.8%、12.4%;工业投资增速加快,全年完成投资50895万元,比上年增长1.15倍。 五、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0年教育事业在改革调整中加快发展。年末全县共有普通中小学663所,在校学生164025人。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校学生9171人,比上年增加1815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初步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88%,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全县初中在校学生43809人,初中入学率达90.1%。小学在校学生108450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3%。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全县正式录入各类大中专院校的学生1569人,比上年增长5.9%,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科技队伍稳步发展。2000年末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028人,比上年末增长5.7%。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取得新进展,全年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5项,技术市场更加活跃。质量监测,标准化,计量建设和天气预等项服务进一步加快。 国内旅游保持较快增长,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长假期拉动作用突出。全年出游2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旅游收727万元,增长48%。 六、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客货运输需求平稳增长,邮电通讯专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县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完成增加值14559万元,比上年增长10.4%;全社会货运周转量14214万吨公里,增长6.2%;客运周转量13401万人公里,增长10.5%。 邮电业务总量完成4632万元,比上年增长28.2%;邮电业务收入5800万元,增长21.2%。年末全县电话用户达到56089部,比上年末增长60.2%。其中:城市用户16426户,农村用户39663户。全县电话普及率为7.75部/百人。其中:城市电话普及率30.4部/百人。 七、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随着国民经济增长的加快和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拉动,消费者信心进一步增强,国内市场商品销售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392万元,增长6%;集体经济14528万元,增长2.3%;非公有制经济10756万元,增长40.8%。生产资料市场交易继续趋向活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