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元谋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克服自然灾害的影响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困难,切实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177902万元,比上年增加2508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700万元,比上年增长6.2%,拉动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5211万元,比上年增长21.9%,拉动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63991万元,比上年增长11.6%,拉动经济增长4.7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2%、38.9%和39.9%,分别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7.9个百分点和下降8.8个百分点。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2︰19.8︰36.0。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即按全社会从业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13012元/人。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8337元(按目前汇率折算折合1222美元)。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与上年持平。八类消费品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6%,其中粮食价格下降3.1%;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0.1%;衣着类价格下降4.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3.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0.7%;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3.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8%;居住类价格下降2.6%。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中,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9%。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2.2%。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13.67万人,比上年增加0.26万人。其中:从事农业产业的10.49万人,比上年增加0.04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 76.8%,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从事非农产业的3.18万人,比上年增加0.22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3.2%,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全年就业服务中心安置就业1918人,其中下岗职工再就业60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为30.99%。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加快发展的基础仍不牢固;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城乡劳动力就业渠道不多,就业压力增大;财源单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支持发展的资金有限;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艰巨。 二、农 业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31213万元,比上年增加19016万元,按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比上年增长6.57%。 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82175亩,比2008年增加6005亩,增长1.6%。粮食种植面积196246亩,比上年增加947亩,增长0.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85929亩,比上年增加5058亩,增长2.8%。其中:蔬菜种植面积127729亩,增加2488亩;烤烟种植面积13300 亩,与上年持平;油料种植面积12691亩,增加2207亩;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结构为 51.35︰48.65,经济作物种植比重比上年提高0.57个百分点。 全年粮食产量73341吨,比上年增长3.5%。其中秋粮67911吨、比上年增加2384吨;夏粮5430吨,比上年减少81吨。 表1: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计量单位:吨 产品名称 本年数 比上年增减量 增减% 粮食 73341 2465 3.5 蔬菜 277666 2877 1.0 油料 2058 431 26.5 甘蔗 1489 -1058 -41.5 烤烟 2090 2 0.1 水果 52346 232 0.5 其中:园林水果 26606 3504 15.2 全年肉类总产量18466吨,比上年增长7.3%,禽蛋产量282 吨,减少8.7%;水产品产量 1620吨,增长10.9%。大牲畜年末存栏81630头,比年初减少 1.9%;生猪年末存栏132993头,比年初增长4.5%;羊年末存栏107598只,比年初增长4.5%。 表2:主要畜产品产量及牲畜存栏情况如下: 指 标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量 增减% 肉类总产量 吨 18466 1249 7.3 #猪牛羊肉 吨 17322 1178 7.3 年内生猪出栏 头 160534 11005 7.4 年内牛出栏 头 16153 1126 7.5 年内羊出栏 只 72101 3995 5.9 大牲畜年末存栏 头 81630 -1544 -1.8 生猪年末存栏 头 132993 5662 4.5 羊年末存栏 只 107598 4664 4.5 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2003公顷,节水灌溉面积6630公顷。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471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4.2%;其中排灌机械总动力3459万千瓦,增长10.7%。拖拉机4716台,拖拉机驾驶员4731人。农村用电量2789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6902吨,增长5.2%;农药使用量482吨,增长3.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8644万元,比上年增加35010万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45423万元,比上年增加11686万元,增长34.6%;规模以下完成产值123221万元,比上年增加23324万元,增长23.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530万元,比上年增加187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5.6%。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612万元,增长48.7%。其中:实现利润942万元,增长193%;实现税金1671万元,增长16.4%。 表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减量 增减% 水泥 吨 88335 -6699 -7.0 发电量 万千瓦时 4607 -1960 -29.8 其中:水电 万千瓦时 4607 -1960 -29.8 冷冻蔬菜 吨 60153 8290 16.0 脱水蔬菜 吨 3292 344 11.7 自来水生产量 万吨 144 11 8.1 酒精 千升 14105 2030 16.8 全县15个资质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4598万元,比上年增长33.2%,实现利润1454万元,增长55.3%,实现税金781万元,增长1%。按增加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7413元/人,比上年增长0.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1418万元,比上年增加45402万元,增长42.8%。其中:城镇投资97998万元,增长35.2%,其中国有单位投资50555万元,比上年增长80.3%;农村投资31678 万元,增长141.4%;房地产投资7399万元,减少956万元,下降11.4 %;农村私人投资14343万元,增加2275万元,增长18.8%。全年新增固定资产82790万元。全年新开工项目207个,比上年减少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