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石屏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吨 145924 294.2 红砖 万块 7251 62.03 黄磷 吨 饮料酒 千升 1805 1.12 铅选矿含铅 吨 7918 -2.42 建筑业稳步发展,经济效益的有所提高。2009年全县共计完成全社会建筑总产值61202万元,完成增加值27739万元,较上年增长15.0%,实现利润3870万元,增长84.37%,房屋建筑面积762159平方米,增长4.42%,竣工面积424638平方米,下降7.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2009年全县共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1288万元,同比增长45.5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4051万元,同比增长34.3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941万元,同比增长118.96%。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5288万元,同比增长0.50%,其中:商品房住宅投资13294万元,全县商品房施工面积148494平方米,竣工面积33383平方米,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52024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9436万元。 五、交通、邮电 随着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交通、通讯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2009年,交通运输、邮电业共计完成增加值5337万元,同比增长7.99%,全县公路建设项目66个,累计完成投资10005万元,截止2009年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409公里,实现全部行政村和97.55%的自然村通公路。 六、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繁荣兴旺,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网络化的消费市场体系正在日渐形成,超市、连锁、专卖等与国际接轨的商业业态相继出现,高档商品正不断进入百姓家庭,消费升级加速,消费市场日益繁荣。2009年全县共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252万元,同比增长23.42%,从城乡看:实现城乡同步增长,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45024万元,增长24.07%,农村零售额实现42228万元,增长22.73%,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7441万元,同比增长9.97%,非公经济零售额实现59811万元,同比增长30.88%。 七、旅游业 一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旅游事业的发展,依托本县丰富的人文资源,紧紧围绕”加大投入强基础、整合资源推精品,节日打造创品牌“的发展思路,切实加大投入和开发的力度,有力地推动了我县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2009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4.0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40%,其中:海外游客428人次,增长18.89%,实现旅游收入33449.2万元,较上年增长14.55%,其中;外汇收入29.2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48%。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县财政实现了收支同步增长的势头。2009年全县财政总收入26334万元,较上年增长11.1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977万元,增长18.12%,地方财政支出88774万元,同比增长37.74%。 金融运行平稳有序,存贷款持续增加。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348993万元,比年初增加70620万元,增长25.37%,其中:城乡居民存款余额251896万元,比年初增加39572万元,增长18.60%。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163943万元,比年初增加65205万元,增长66.04%。 九、教育与科技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9年末,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学校330所,其中:普通中学13所,普通小学157所,高级职业中学1所,幼儿园22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成人基础教育学校12所,技术培训学校124所。全县中学在校学生达15623人,较上年增长2.31%,小学在校学生27810人,与上年持平。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7%,升学率达91.72%,巩固率达93.43%。初中入学率达97.79%,升学率达59.60%,巩固率达98.23%,幼儿在园数8200人,较上年增长3.65%,成人技术培训完成59968人次,。全县拥有普通小学专任教师173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007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62人,幼儿专任教师214人。 科技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果。2009年全县共获得县级以上科技成果5项。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全县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站)9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县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8.25%和98.7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46.10%。 卫生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城乡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卫生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得到加强,医疗救治、卫生执法监督、重大疫情信息网络等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应对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显著增强。2009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15个,床位数740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55人,每千人拥有床位数2.5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5人,拥有乡村卫生室112个,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24人。 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体育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2009年本县运动员在县级以上的各类比赛中荣获各项奖项55项。 十一、人口、环境保护、人民生活 控制人口取得积极成效,2009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0.60‰,死亡率5.54‰,自然增长率5.05‰。比上年下降0.45个千分点。年末全县总人口为302754人,其中:城镇人口为90661人,乡村人口为212093人。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加快。以异龙湖综合治理防治为重点和环境保护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100.00%,工业废气处理率为87.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100.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55.00为%。 全年共计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0.44万亩,本年封山育林1.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61.51%。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48元,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7167元,全县职工平均工资21630元,增长19.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15元,比上年增长10.1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898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城乡居民存款不断增加,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为251896万元,同比增长18.6%,全县人均储蓄存款8320元,同比增长17.7%。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和完善。2009年全县共有8807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919人参加生育保险,38264人参加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8708人参加了失业保险,收缴养老保险金2558万元,生育保险金40万元,医疗保险金1949万元,失业保险金83.87万元,支付养老保险金3189万元,支付生育保险金16万元,医疗保险金2233万元,失业保险金134.89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对象达43027人,分别较上年增加951人,增长2.26%,全年共计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626.2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