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景谷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4-09 普洱市景谷县统计局

景谷统计局

(2010年4月1日)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了较大困难,但是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沉着应对,克难攻坚,圆满完成了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县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一)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初步核算,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15亿元,增长14.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2亿元,增长19.5%,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0.06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25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5.0、7.8、2.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2%、51.1%和15.7%,其中工业达到39.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496元,同比增长15.02%。

(二)财政收支同步快速增长。全县完成一般预算总收入28457万元,比上年增收1679万元,增长6.3%;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406万元,比上年增收2538万元,增长16%。税收收入快速增长,实现税收收入11649万元,同比增长20.5%,其中增值税2403万元,增长3.5%;营业税4791万元,增长35%。非税收入平稳增长,实现非税收入6757万元,同比增长9%,其中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3445万元,增长1.7倍;罚没收入607万元,增长10.6%。

完成一般预算支出75112万元,比上年增支22357万元,增长42.4%。在认真做好保工资和保正常运转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加大教育、科技、农林水等专项支出力度。全年教育事业支出13216万元,增长19.7%;科学技术支出191万元,增长1.6倍;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469万元,增长34.3%;医疗卫生支出8253万元,增长81.6%;农林水事务支出10681万元,增长30.1%。认真落实强农惠民政策,投入支农资金8682万元,发放各种惠农补贴6150万元。

(三)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全县有非公经济5969户,从业人员15299人,上缴税金4537万元,实现增加值1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5%,占生产总值的40.8%,比重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年招商引资4.2亿元,建立招商引资储备项目38个。

二、农业

全县切实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不断得到夯实,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加快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以烤烟、蚕桑、水产养殖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认真落实支农惠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粮食丰收、经济作物较快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成绩。

(一)农林牧渔业稳步发展。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7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农业产值7.05亿元,林业产值8.82亿元,牧业产值3.13亿元,渔业产值5616万元,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2350万元。

(二)粮食喜获丰收,经济作物实现增产。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5.08万亩,比上年增长10.7%,总产量达到12.75万吨,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产7994吨,增长6.7%。其中小麦3586吨,增长9.4%;玉米4.37万吨,增长13.5%;豆类4644吨,增长13.9%;水稻产量6.5万吨,下降0.7%。烤烟、茶叶、油料、咖啡、橡胶等主要经济作物面积不同程度增长,烤烟种植面积3.56万亩,增长2.1倍;茶叶采摘面积9.1万亩,增长22.5%;油料种植面积4.86万亩,增长42.9%;咖啡种植面积1.24万亩,增长29.9%;橡胶种植面积12.66万亩,增长13%;桑叶种植面积1.4万亩,增长3.6%;年末实有果园面积2.24万亩,同比下降9.9%。

主要农业产品产量表

指   标

单位

2009年

2008年

增、减%

粮食

127531

119537

6.7

其中:稻谷

65008

65451

0.7

小麦

3586

3278

9.4

玉米

43691

38497

13.5

豆类

4644

4076

13.9

油料

2567

2030

26.5

甘蔗

317034

403788

-21.5

烤烟

4937

1527

2.2倍

咖啡

1268

1082

17.2

水果

11991

10480

14.4

茶叶

4705

4374

7.6

橡胶

520

398

30.7

蔬菜

63350

60474

4.8

(三)林业生产较快发展。全年完成造林9.4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4.72%。松脂产量5.5万吨,比上年增长22.2%;木材采伐量达108.82万立方米,下降0.9%。

(四)畜牧业规模化经营取得新进展。全年肥猪存栏30.97万头,比上年增长3.8%,出栏16.3万头,增长6.9%;肉牛出栏1.5万头,下降0.6%;羊出栏1.1万只,下降13.3%;家禽出栏170万只,增长1.3%;肉类总产量1.46万吨,增长2.3%。

主要畜牧、水产品产量表

指   标

单位

2009年

2008年

增、减%

生猪出栏

163213

152650

6.9

大牲畜出栏

14500

14584

-0.6

羊出栏

10988

12669

-13.3

家禽出栏

万只

170.4

168.2

1.3

肉产量

14560

14238

2.3

禽蛋

955

952

0.3

水产品

5776

3080

87.5

(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全县完成2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启动实施21个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8692万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49个,易地搬迁安置45户、210人,实施革命老区开发试点项目2个、市级扶贫项目8个、财政“一事一议”项目146个,解决了7136名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水库、水电站等移民工程逐步推进,兑现移民安置后期扶持资金146万元。有序组织实施了1700户农村居民地震安全工程及700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农村道路、民居、饮水安全等各项民生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贫困人口减少到9385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