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景谷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4-09 普洱市景谷县统计局

(六)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曼转河中型水库开工建设,云海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验收,完成东风、四五、干海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解决了3.1万人、2.47万头大牲畜饮水安全问题,改造中低产田1.43万亩,与永平现代烟草示范区建设相结合,完成3.3万亩土地整理。有水库70座,库容量为14515万立方米,水利工程供水量21704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11944公顷。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85643千瓦,比上年增长14.7%。由于国家150万元农机购机补贴的投入,大大提高了农民对购买农机具的热情,中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和微耕机的数量都在大幅度增长,大中型拖拉机1529台,小型拖拉机3239台,微耕机840台,收获机械从无到有,今年已经达到41台。农机化投入1317万元,机耕机耙面积突破了28万亩,全年农村用电量8212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7%;化肥施用(折纯)量8488吨,比上年增长7.4%。

三、工业和建筑业

(一)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不断克服困难,工业经济下半年止跌回升,稳步发展。实现工业总产值24.61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由原来的18户增加到25户,完成产值16.69亿元,增长16.6%,实现增加值8.24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79.5%提高到81.9%;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7.92亿元,同比增长35.1%。

(二)重工业稳步发展,轻工业快速发展。重工业完成产值11.93亿元,比上年增长9%;轻工业完成产值12.68亿元,增长34.9%。

(三)支柱产业全面发展。实现林产工业产值11.4亿元,比上年增长0.7%;实现电力产值0.98亿元,增长6.2%;实现糖业产值1.4亿元,下降4.9%;实现矿业产值1.85亿元,下降46.4%。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实现产值21.77亿元,增长14.9%。

(四)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县有建筑企业26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89亿元,比上年增长44.1%。竣工产值6.49亿元,比上年增加1.77亿元,增长37.5%。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13亿元,增长28.8%。建筑企业实现利税总额5114万元,增长1.4倍,其中实现利润4253万元,增长1.1倍。全员劳动生产率15.9万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一)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积极争取扩大内需项目和资金,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进一步增强。本年施工项目113个,其中新开工项目60个。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7亿元,同比增长35.3%,农村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农村投资9.15亿元,比上年增长75.3%,所占比重达51.7%;房地产开发1.29亿元,增长15.2%;城镇投资6.41亿元,下降2.2%。

(二)二、三产业快速发展。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额1.41亿元,比上年下降3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额5.48亿元,比上年增长21.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额10.81亿元,增长53%。

(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重点项目支撑是关键。全年完成市政建设投资2.45亿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1亿元,农田水利建设投资1.6亿元,电力基础建设投资5107万元。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重点项目支撑作用明显,年内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82个,完成投资额 16.13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占总投资完成额的91.1%。

(四)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稳步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2%。房屋施工面积16.42万平方米,增长21.4   %,其中:住宅14.68万平方米,增长26.2 %;房屋竣工面积16.39万平方米,商品住宅竣工613套,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9.36万平方米,增长57.6%;商品房销售额1.69亿元,增长60%。完成城镇廉租住房60套、3000平方米,开工建设1.6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

(一)消费品零售市场呈平稳较快增长态势。随着人民群众收入的不断增加,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汽车下乡、汽车购置税减征等一系列刺激居民消费政策的推动下,全县消费市场繁荣昌盛。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93亿元,比上年增长19.8%。

(二)城乡同步较快增长。县城实现零售额5.03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农村实现零售额2.9亿元,增长17.3%。

(三)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发展的主力军。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7.24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1.2%;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6961万元,增长5.5%。

(四)各行业全面增长。批发业实现销售额2999万元,比上年增长26.1%;零售业实现销售额59164万元,增长19.6%;住宿业实现销售额566万元,增长28.9%;餐饮业实现销售额15521万元,增长19.1%。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一)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货运量599万吨,增长13.2%;货运周转量70682万吨公里,增长15.2%;客运量175万人,增长12.2%;客运周转量18725万人公里,增长14.8%。年末县乡村公路通车里程2015公里,其中省国道223公里,县乡道1792公里。

(二)邮电通信业稳定发展。全县邮电业务总量8330万元,增长8.4%。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 2.14万户,致富通1.35万部,移动电话用户13.71万户,电话普及率达55.4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达5956户,报纸累计订阅140.75万份,杂志累计订阅8.73万份。

(三)旅游业健康发展。确立以“绿海明珠、茶祖之源、芒果之乡、佛迹仙踪”为主题的发展思路,对芒玉峡谷、芒卡热水河温泉旅游休闲度假村编制中长期旅游建设规划。深挖旅游文化资源特点,认真做好旅游项目的储备工作,通过资源配置,把全县的旅游景点分为五大旅游区。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2.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2%;实现旅游总收入1385万元,增长4.9%;引进旅游项目资金340万元。并认真打造好全国汽车场地越野赛、泼水采花节、火把狂欢节等节庆活动。

七、金融和保险业

(一)金融运行平稳。在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环境下,全县金融运行平稳,存贷余额均呈两位数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21.95亿元,比年初增加2.85亿元,增长14.9%,其中:企业存款3.52亿元,比年初增加   0.48亿元,增长15.9%;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4亿元,比年初增加1.49亿元,增长12.6%;农业存款2 .29亿元,比年初增加0.69亿元,增长43.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7.05亿元,比年初增加0.91亿元,增长14.8%,其中:短期贷款9.15亿元,比年初增加1.25亿元,增长15.8%;中长期贷款7.9亿元,比年初增加0.95亿元,增长13.6%。金融机构现金收入48.91亿元,下降1.2%;金融机构现金支出53.86亿元,增长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