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大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五大特色产业实现总产值219.48亿元, 比上年增长57.7%,其中:盐气化工产业总产值89.85亿元,增长67.7%;纺织服装产业总产值27.17亿元,增长69.5%;食品药品产业总产值38.13亿元,增长14.6%;机械电子产业总产值53.60亿元,增长87.3%;新型材料产业总产值10.74亿元,增长39.4%。 全区有建筑企业160家,其中,一级企业10家,二级企业53家。全年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6.68亿元,比上年增长62.2%。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2009年,我区在国家“扩内需”政策的积极带动以及“五个重庆”建设的强力推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2.40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其中,建设与改造投资240.89亿元,增长39.3%,房地产开发投资26.74亿元,增长28.6%。 ![]() 分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5.55亿元,增长37.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97.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5亿元,增长30.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5%。 分产业看,全区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3.6亿元,增长43.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9.15亿元,增长35.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29.65亿元,增长39.3%。 分行业看,农林水投资13.6亿元,增长43.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0%;工业部门投资124.3亿元,增长34.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5.6%;交通邮电投资26.4亿元,比上年下降1.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9.7%;文教卫生投资8.0亿元,增长32.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9%。 全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1.4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6.2%。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6.7亿元,比上年增长28.6%;房屋施工面积463.5万平方米,增长12.7%;竣工面积84.2万平方米,增长9.5%;销售面积168.3万平方米,增长8.3%。全年商品房销售额38.62亿元,增长29.2%。商品房空置面积23.4万平方米,下降7.5%。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开放 随着我区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农机购置补贴、降低小排量汽车的车购税等一系列消费政策的刺激,给消费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带来了强劲的活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3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分城乡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0.73亿元,增长22.5%;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62亿元,增长20.8%。分行业看,批发贸易业零售额17.31亿元,增长30.3 %;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1.00亿元,增长18.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8.04亿元,增长33.9%。 ![]() 新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市场网点1039个,在全市率先实现全覆盖。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销售家电7.2万台、汽车摩托车1.9万辆,完成销售额3.28亿元,均居全市第一。成功举办中国三峡中药博览会、迎春商品展销会。苏商港口物流基地、三峡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等加快建设。 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效。成功举办“2009?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经贸洽谈会”和“三峡库区发展论坛”。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32个,到位资金72.50亿元,比上年增长38.2%。实际利用外资金额5807万美元,增长98.3%。实际利用内资34.62亿元,增长30.5%。对口支援无偿援助资金到位1.04亿元。沃尔玛、马来西亚创亿集团、浙江国旅、福建永辉等知名企业落户万州。 外贸进出口总额1273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8%。其中,出口4707万美元,下降3.2%;进口8025万美元,增长57.4%。万州保税仓库正式启用。重庆宜化、三峡纺织、昊元生物等企业出口大幅增长。 ![]()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全社会货运量3229万吨,增长18.2%。完成全社会客运量14646万人次,增长13.1%。 交通枢纽建设加快。2009年末全区公路里程达到4702公里。完成“畅通工程”建设投资10.02亿元。宜万铁路万州段完成铺轨,达万铁路电气化改造开工,渝万城际铁路、万利和沿江(万忠)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实施国道“318”线万分段、万利段和省道“103”线万忠段路面大修。江南集装箱码头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桐子园、青草背和双周作业区建设有序推进。万州机场新开通深圳、南京、温州航线,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万人次。新增和调整优化城区公交线路8条,投放运力165辆。万州被评为全国“平安畅通区县”。 年末全区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7770辆,比上年增长29.1%。其中,私人汽车26502辆,增长35.8%。 邮电业务发展持续加快。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0064万元,比上年增长8.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5.56万户,比上年下降1.6%;年末移动电话用户88.11万户,增长12.6%。国际互联网用户10.67万户,增长36.3%。 旅游业发展迸发新活力。全年接待游客702.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1%;实现旅游总收入19.12亿元,增长36.4%。其中,入境游客4503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3.63万美元,分别下降56.4%和39.4%;国内游客702.22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9.10亿元,分别增长17.2%和36.6%。接待过夜游客165.34万人次,增长8.0%。 七、财政、金融、保险和证券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支出重点突出。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8.05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1.54亿元,增长28.4%。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主要税种分别增长11.9%、48.2%、79.4%和17.7%。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支出51.57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1.52亿元,增长31.0%。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医疗卫生、工业商业等事务和环境保护的支出分别增长39.3%、21.0%、55.4%、40.7%和58.1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25亿元,增长1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