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4-08 重庆市万州区统计局

金融业平稳健康发展。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88.59亿元,比年初增长29.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6.42亿元,增长18.2%。本外币贷款余额162.14亿元,增长46.9%;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9.74亿元,增长93.5%。

表5    2009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指   标 年末数(亿元) 比年初±%

本外币存款余额 388.59   29.4

人民币存款余额 385.29   28.6

#企业存款 89.99   45.7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246.42   18.2

本外币贷款余额 162.14   46.9

人民币贷款余额 162.14   46.9

#短期贷款 34.91   -26.8

中长期贷款 122.72   108.4

#个人消费贷款 19.74   93.5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1.84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05亿元,寿险保费收入7.67亿元,分别增长30.5%和20.6%。全年赔付各类保险金5.13亿元,比上年增长33.3%。证券成交量603.96亿元,比上年增长70.1%,证券年末累计开户数7.39万户,增长8.6%。

八、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新台阶。完成太白岩山顶公园和山湾公园征地拆迁并启动建设,建成南门口、鞍子坝、大河沟等滨江广场和公园。完成果园路、国本路、孙家书房路综合改造和南北滨江大道沥青路面铺筑。新开工三峡移民纪念馆等项目。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强,建设部数字化管理试点城市通过验收并在全市推广,被中国城市管理年会评为全国19个“最佳管理城市”之一。创建国家卫生区通过市级验收。建成区面积达到44.1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65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4%,城镇化率52.85%,比上年提高1.83个百分点。完善南滨公园配套设施,南滨大道被命名为重庆市“最佳森林市街”和“最佳绿化市街”。

九、教育、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和谐发展。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高中阶段入学率保持在95%以上,高校录取万州籍考生1.03万人,连续10年位居全市第一。“校安工程”推进顺利。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全区共有学校517所,其中普通高等院校4所,普通中等职业学校22所,普通中学63所,小学244所。全年在校生33.22万人,其中普通高等院校3.41万人,普通中等职业学校5.89万人,普通中学10.51万人,小学10.22万人。全区有幼儿园185所,在园幼儿2.84万人。全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

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完成科技投入4593万元,比上年增长27.6%。申报实施国家级、市级重点科技项目24项,增长118.2%,取得重大科研成果25项,增长25.0%,获得科技进步奖23项,增长53.3%。申报专利133件,增长43.0%,当年授权专利97件,增长47.0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被确定为市级统筹城乡信息化示范区(县)。

十、文化、卫生、体育和社会治安

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提速亮点纷呈。成功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广泛开展“唱读讲传”活动,成功举办“红歌唱遍新重庆·唱响万州”、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爱国歌曲大家唱”万州篇等大型文化活动。话剧《三峡人家》进入2008-200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三十强。年末,全区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域性5个;文化馆1个,乡镇和社区文化站52个,剧场影剧院8个。图书馆总藏量24.6万册。有线电视用户25.9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6.5%。

“健康工程”进展良好。中西医结合医院、三峡医专附二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城乡卫生院危房全部消除。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科学有序。农村小学生免费饮用牛奶。年末卫生机构68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70个, 卫生机构床位5036张。卫生技术人员6635人,其中医生2838人,护师、护士2442人。人口政策性生育率88.4%,被命名为全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68个、“社区体育健身工程”69个,新建中小学校塑胶运动场15块。万州体育场建设加快推进。“六个人人”健康行动广泛开展。2009年,我区共获金牌45枚,银牌38枚,铜牌28枚。获得重庆市级以上奖牌比赛项目1个。向市级以上集训队输送队员26人。

“平安工程”加快推进。全面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活动,安全管理成效明显,连续43个月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公共安全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得到加强,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新一代天气雷达建成运行。坚持开展干部大走访、大下访、大接访活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47件,67件挂牌督办案件全部办结,信访件次和人次同比分别下降27.1%、11.7%,荣获市委、市政府“积案化解突出奖”。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创建和谐社区,依法开展“打黑除恶”等专项行动,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十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生态建设成效喜人。“森林工程”完成投资10.2亿元,改造和新造林30万亩,实施天然林保护106398公顷, 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51.58万亩。2009年全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8.0%。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发证率达99.1%,颁证到户率达99.2%,流转林地30.5万亩,集约率19.7%。

环境保护进展顺利。全年环境保护投资达7.75亿元,比上年增长33.6%,城区污水集中处置率85%。白羊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高峰污水处理厂竣工。长江干流万州段水质总体保持Ⅱ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0天。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52.8分贝,比上年下降0.3分贝。清捞长江漂浮物2.04万吨。成功举办三峡库区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完成农村移民“一池三改”5811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地质灾害得到有效防治。

十二、人口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至2009年末,全区户籍人口172.8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4.61万人。常住人口为154.2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万人,其中,城区人口为69.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694人,人口出生率为0.97‰;死亡人口14492人,人口死亡率0.8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