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4-08 重庆市北碚区统计局

2009年全区紧紧围绕“旅游活区”战略,积极策划打造旅游项目,扩大旅游市场,促推旅游产业不断升级。缙云山·国际温泉度假区一期、重庆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动工开建;北温泉柏联SPA如期开业,并在全市“五方十泉”项目考评中名列第一;颐尚温泉通过国家“4A”级景区验收;天香苑二期、缙云山宾馆改造项目建成营业;在首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上,我区荣获“最佳展台奖”、“优秀人气奖”和“优秀花车奖”三项大奖,签约项目金额113亿元。全年全区共接待游客851.3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90亿元,增长27.3%。

七、国内贸易

2009年,全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扩内需、保增长政策,大力实施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城市社区“双进工程”,建设改造社区商业网点195个,完成20个镇级超市和129个村级农资便民店、1个区级配送中心的建设改造,实现商贸综合服务网点城乡全覆盖。全区124个“家电下乡”备案销售网点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47万台,实现销售额2911万元,兑付补贴资金376万元,补贴兑付率达99%;18家“汽摩下乡”备案销售网点累计售出汽摩产品2271台,实现销售额2498万元,兑付补贴261万元。随着宏观经济环境逐步向好,市民消费信心不断增强,消费品市场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4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6.94亿元,增长20.8%,其中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增长38.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9.95亿元,增长24.5%,其中星级企业零售额增长43.3%。

八、对外经济

2009年,全区大力推进对外开放与合作,与市级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6个,争取到全市服务外包城市示范区、国家级承接光机电仪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示范园等6个示范区试点。引进美国通用电气、国机集团、中铁建等国内外500强企业落户北碚。年末,全区外贸进出口企业达到169家,比上年增加12家,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海关数)16999.86万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6079.12万美元,增长7.9%,增幅居主城九区第一。在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类占70.5%,医药化工占6.2%,光学电子占11.3%,农产品占9.4%。

全年新引进招商项目42个,协议引资208.2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32.4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9087万美元,增长272.3%。利用内资54.23亿元,增长48.2%。

九、财政与金融

2009年,全区完成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5.22亿元,实现两年翻番,比上年增长43.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50亿元,增长48.0%。实现区级税收5.55亿元,增长14.4%,其中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3大主体税种合计完成2.68亿元,增长20.1%。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26.66亿元,比上年增长37.4%,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2.04亿元,增长45.0%。

2009年,全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6.44亿元,同比增长26.1%,增幅居各行业之首,拉动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10家在碚银行单位营业网点达到107个,年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46.94亿元,比年初增加57.75亿元,增长30.5%。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99.59亿元,增长48.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46.52亿元,增长20.1%。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83.72亿元,比年初增加62.05亿元,增长51.0%,增幅创直辖以来新高,其中公司贷款134.42亿元,增长62.5%。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2009年,全区以生产力促进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为平台,切实增强区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全年共有9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2 个产品被评为高新技术产品;1个项目被市科委立为科技攻关项目,2个项目被定为重庆市重大专项子项目;8 家企业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资金515万元。年末,全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各类科研机构31所,全年实施国家级科研项目66项,市级项目73项。全年全区专利申请量达647件,比上年增长142.3%,其中发明专利251件,增长136.8%,实用新型专利292件,增长178.1%,外观设计专利104件,增长85.7%;获得专利授权265件,比上年增长58.7%,其中发明专利42件,增长31.3%,实用新型专利153件,增长75.9%,外观设计专利70件,增长45.8%。

年末全区普通高等教育学校2所,招收本、专科学生9969人,比上年下降4.0%;招收研究生3399人,增长15.9%。年末全区本、专科在校学生达4.11万人,比上年下降3.3%;在校研究生0.93万人,增长11.8%;普通中专2所,招生1539人,在校学生5267人;普通中学23所,招生1.22万人,在校学生3.45万人;小学62所,招生0.38万人,在校学生2.68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均为100%,高考本科上线率为60.9%。

十一、文化、卫生、体育

2009年,全区以庆祝建国60周年文化活动为主线,大力实施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工程,推动全区文化健康协调发展。年内顺利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区复查;区文化馆艺术团获得第十一届香港国际音乐舞蹈艺术大赛“金紫荆花奖”最高奖和新加坡第四届世界音乐舞蹈艺术大赛“金狮奖”最高奖;《北碚区“缙云之声”合唱节》荣获全国首批“群众文化品牌”称号。全年全区建设6个镇综合文化站,建成开放重庆人文美术馆,成功举办重庆市第五届青年艺术大赛,顺利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并在全市率先完成79项非遗产项目的第二次普查,公布第二批区级非遗保护名录21项。通过继续实施电影惠民工程,为中小学、行政村和社区放映影片2048场,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全覆盖。2009年,全区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2000多户,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12.7万户,119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有线电视联网,有线电视通村率达100%,通社率达95.5%,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73%。年末全区拥有文化馆(站)13个,拥有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达88.8万册。

2009年,全区围绕“健康北碚”建设,认真实施卫生行动“六大工程”。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民免费体检及建档工作,有力推进母乳喂养工程,设立“农村卫生人才远程培训工程” 教育培训点15 个,改扩建镇级卫生院12个,村级公共卫生服务站实现全覆盖,甲型H1N1流感得到有效防控。年末全区拥有卫生机构36个,其中医院14个,卫生院10个。卫生机构床位2870张,其中医院床位2590张,卫生院床位206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112人,比上年增长15.9%,其中执业医师1143人,增长24.4%。全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