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东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4-08 乐东县统计局

乐东黎族自治县统计局

2010年3月20日

2009年,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题,继续按照“做大做强沿海,加快发展山区,以沿海带山区,山海互动,两翼推进,促进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在严峻形势中积极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扩大内需,加快推进城镇化和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总体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持续增加,总体形势向好。在中央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县域经济继续在稳定增长平台上运行。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413243万元,同比增长12.4%(产值按当年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全国平均增长8.7%和全省平均增长11.7%分别高3.7和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4375万元,增长8.2%;第二产业增加值34064万元,增长28.2%,第三产业增加值124804万元,增长16.4%。按地方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344元,同比增长17.3%。从各季度运行的动态变化看,全年呈现稳步上升的运行态势,其中,一季度(GDP)增长10.7%,二季度(GDP)增长11.2%,三季度(GDP)增长11.3%,四季度(GDP)增长12.4%。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61.6%:8.2%:30.2%,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40.7%、19.9%和39.4%。

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快速提高。随着我县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以及相关部门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力度,确保税源应收尽收,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明显加快。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46102万元,同比增长39.9%。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105万元,同比增收4628万元,增长44.2%,比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增长23%高21.2个百分点。从税收结构看,营业税收入4858万元,增长50.3%,房地产税收入298万元,增长30.7%;企业所得税收入540万元,增长106.1%;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440元,增长37.5%;契税收入298万元,增长29%;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1196元,增长238.8%,土地增值税收入463万元,增长349.5%。

财政支出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46306万元,同比增长59.8%。其中,教育支出增长57.5%,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4.2%,环境保护支出增长355.1%,公共安全支出增长111.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56.3%,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8.9%,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13%。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国家统计局乐东调查队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10773.5元,同比增长1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分别是10103元和6433元,分别增长18%和10.8%;农村住户监测调查数据显示,农民人均纯收入4156元,同比增长9.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6%,同比少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69%,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在岗职工人均月工资1990元,同比增长25%。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发展。人口再生产步入良性轨道,人口控制取得较好成效。2009年末,全县户籍人口为525830人,同比增加974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5663人,农业人口380167人;全县常住人口为482390人,同比增加2712人。其中,地方常住人口为443965人,农场常住人口为39325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3.51%,符合法定生育率92.07%,出生人口性别比113。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发展的基础仍不坚实,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沿海山区发展不平衡;金融危机的阴云仍未完全散去,部分行业生产经营仍较困难;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任务艰巨;部分重点项目建设未达序时目标。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加强。年初以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内部结构,通过扎实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进一步推动了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同时在政策支持和农产品价格向好的市场因素刺激下,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得到较大增强,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促进了我县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共完成401376万元,同比增长9.8%。在六大类农产品中,粮食、瓜菜、肉类、水产品均有稳定的增长,全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9.7万亩,同比减少0.2%,产量14.52万吨,同比增长0.9%;花生播种面积5.3万亩,同比减少1.9%,产量10213吨,同比增长1%;瓜菜(含果用木瓜)播种面积32.79万亩,同比增长10.2%,产量45万吨,同比增长17.8%;水果收获面积19.63万亩,同比增长6.3%,产量32.5万吨,同比增长6.4%;干胶收获面积11.9万亩,同比下降0.3%,产量6520吨,同比增长7.8%,产值9780万元,同比减少5%。生猪出栏量达到19.28万头,同比增长6.9%;禽类出栏206万只,增长7.3%;畜禽肉类总产量20417吨,同比增长6.3%;禽蛋和水产品产量分别达1509吨和32635吨,同比分别增长10.3 %和8.1%。

海洋捕捞业和养殖业不断发展。总投资3844多万元的岭头国家一级渔港已开工建设,改写我县没有渔港的历史;利用国家开发行贷款960万元,扶持莺歌海镇渔民建造6艘180吨位钢质渔船也已建成投产;大力扶持山区农民发展的淡水养殖业和养猪业,经济效益显著,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全年全县水产品产量32635吨,同比增长8.1%。其中,海水产品产量24721吨,同比增长7.5%,淡水产品产量7914吨,同比增长10.1%。

热带特色现代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我县特有的生态优势,科学合理规划农业产业格局,不断扩大高效热带设施农业规模,充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年初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海南省乐东香蕉节,5月份到新疆等地举办“海南乐东─中国香蕉之乡”推介会和参加海交会,有效提高了乐东香蕉品牌的知名度,有效地推动了香蕉产业的发展;通过与华南热带农业科学院进行农业科技战略合作,扎实推进热带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财政投入1550万元,政府贴息贷款200万元,大力扶持发展以大棚哈密瓜、热带花卉“金钱树”等为龙头的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全年全县香蕉收获面积为96000亩,同比增长4.4%,产量为285797吨,同比增长4%,产值达8亿元;以大棚哈密瓜、“金钱树”为主的设施农业收获面积达2.81万亩,产值6.5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