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东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4-08 乐东县统计局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持续增长。年末,全县货物运输周转量62877万吨/公里,增长33.3%;旅客运输周转量54659万人/公里,增长34%。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增长反映了我县对外开放、人民群众和企业生产经营之间活动更加活跃。

邮电通信业规模扩大。全年全县邮电业务总量15820万元,同比增长21%。其中,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837万元,同比增长19.3%;电信业务总量12983万元,同比增长21.3%。年末,全县电话用户195408户,同比增长22.4%。其中,市内固定电话用户6396户,同比减少2.3%,农村固定电话用户32856户,同比减少13.9%,移动电话用户156156部,同比增长35.9%,已通电话的行政村100%,每百人拥有电话37部,电话普及率   37%,手机上网用户25800户,同比增长47.4%,宽带上网用户6689户,同比增长41.3%。

旅游业快速发展。随着国内经济出现积极变化及我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在加大旅游促销力度的作用下,旅游业逐步呈现不断加快发展态势。全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67万人次,同比增长7.57%;旅游饭店接待人数5.77万人次,同比增长29.8%;实现旅游总收入810万元,同比增长14.3%。

七、金融和保险

金融平稳运行,贷款增速继续提高。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52475万元,比年初增加131563万元,增长40.9%。其中,储蓄存款276514万元, 比年初增加55715万元,增长25.2%;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4205万元,比年初增加16308万元,增长58.5%。其中,短期贷款35356万元,中长期贷款8849万元。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血液,贷款增速大于存款增速,反映金融支撑经济稳定地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加大。

保险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年保险机构承保金额10000万元,同比增长9.7%;实现保费收入1556.8万元,同比增长14.2%。其中,财产险收入720万元,同比增长22%;寿险收入759万元,同比增长8 %;人身意外伤害险收入12.8万元,同比增长0.8%;健康险收入65万元,同比增长11%。全年各项赔款金额366万元,同比增长10.6%。其中,财产险赔付210万元,同比增长9.5%;寿险赔付38万元,同比增长26%;意外伤害险赔付93万元,同比增长8.8%;健康险赔付25万元,增长63%。

八、民生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各级教育全面发展。在基础教育方面,继续巩固提高“两基”工作,普九成果不断扩大,小学入学率达到99.9%,初中入学率达到98%以上,全县中招录取率67.7%,高考录取率80.3%。在校生辍学率控制在1.6%;投入2950万元进行初中校舍改造,办学环境不断改善,基本消除中小学D级危房;乐东思源实验学校已建成投入使用,教育扶贫移民工程稳步推进;投入7350万元,按省规定的标准发放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投入990万元,解决了95至97年拖欠的教职工(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全部解决2002年前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历史遗留问题;农垦中小学校移交工作圆满完成;公开招聘119名优秀高校毕业生补充教师队伍,派出100名骨干教师到华中师大进行培训,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在职业教育方面,职业教育中心学生宿舍和食堂已竣工投入使用,教学主楼和运动场扩建工程正在筹备推进当中;县职业中专学校与广州白云高级技工学校等14所省内外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在读学生一律实行“四免一补”,职业学校在校生989人,完成省下达指标任务的84.3%。全年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1505人;普通高中学校在校学生0.93万人;普通初中学校在校学生2.82万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5.42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

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继续加大财政对卫生医疗投入力度,累计投入资金7972万元,完成了全县镇卫生院“一无三配套”工程。近期又投入324万元,新建村卫生室54所,提前实现“村村有卫生室”的目标,基本形成了以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着力推进医疗体制改革,采取“大手牵小手”的医疗合作模式,促成了县第一、第二人民医院分别与三亚农垦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建立跨地区医疗合作,大幅度提升了我县医疗服务水平。特别是,县第二人民医院与海口市人民医院联手创办了乐东分院,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农村,使沿海地区31万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疗服务,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更加注重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继2008年招聘100名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基础上,又招聘了100名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充实了医疗卫生队伍。此外,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98.57%;提高参合农民住院就医报销补偿标准,个人年报销金额可高达10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合率达93%。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3个,病床位647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738人。其中,执业医师221人,执业助理医师80人,注册护士348人;拥有乡镇卫生院15个,改造乡镇卫生院6所。

致力加大就业扶持力度。认真贯彻就业促进法,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职业培训,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年末,全县在岗职工人数16212人,单位从业人员16841人;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200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00人,帮扶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148户,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9%,低于国家控制标准;全县劳务输出8357人,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67%。

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坚持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各项制度,依法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城乡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全县城镇低保对象3185户7771人,农村低保对象5204户16546人,累计城乡医疗救助4036人,发放救助金额644.53万元。在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的同时,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月人均增资110元,提高了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城镇低保人均月补差183元∕月,农村达到人均103元/月。提高了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和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筹集资金发放机关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补贴,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补发全县1995-1997年历年拖欠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工资。全县在职职工人均年工资达到23518元,同比增长23.8%。妥善安置退伍军人135人,广泛开展群众性拥军活动,促进军民共建,争创“双拥模范县”工作扎实推进。

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及民房改造建设。我县把安居工程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2009年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040套11.23万平方米。(2006年下半年以来,全县累计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3525套36.6万平方米,竣工1805套18.64万平方米)。建成交付使用廉租住房186套,在建264套。在建的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全部竣工后,就可基本解决全县干部职工和城镇困难家庭住房难、住房差问题。此外,2009年共投入1519.5万元,完成茅草房改造4613户,占计划(5000户)的92.2%,建成平顶房32.3万平方米,受益人口18452人,2010年计划改造5000多户,争取基本完成茅草房改造任务。我县在解决干部职工住房难、住房差工作走在全省前头,得到了省委的充分肯定,卫留成书记在省委五届六次全会上还专门点名表扬乐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