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新会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4-07 江门市新会区统计局

江门市新会区统计局

2008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和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积极应对历史罕见特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努力化解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区生产总值326.84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亿元,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204.54亿元,增长14.74%;第三产业增加值98.3亿元,增长5.86%。经济结构继续调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34:62.58:30.08。全区户籍人口人均生产总值43769元,按全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6290美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75亿元,增长19.03%。其中工商税收12.41亿元,增长15.39%;农业两税1.04亿元,增长52.0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9.64亿元,增长20.56%。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2.45亿元,增长2.35%;教育支出4.75亿元,增长23.19%。国、地税收入42.95亿元,增长6.34%。其中国税增长6.12%,地税增长17.02%。

物价涨幅逐步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5%,涨幅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涨9.4%,衣着类降1.6%,烟酒及用品类涨0.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涨2.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涨3%。工业品出厂价格涨3.4%。商品零售价格涨5.1%。服务项目价格涨0.8%,住房价格涨4.3%。

就业保持总体稳定。年末全区从业人员43.53万人,增长0.32%,其中城镇国有、集体及其他单位从业人员7.6万人。安置城镇就业713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48人,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770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8%。

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中不确定因素增加,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外贸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再就业困难突出,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的任务依然艰巨。

二、农  业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农业增加值24亿元,增长1.6%。农业总产值45.97亿元,增长3.44%。农村经济总收入757.92亿元,增长13.24%。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7199元,增长7.4%。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6.83万亩,增长4.44%。糖蔗种植面积2280亩,增长17.71%。油料种植面积3773亩,增长0.51%。蔬菜种植面积9.68万亩,减5.59%。

全年粮食产量12.82万吨,减少5.26%。糖蔗产量1.04万吨,增长3.73%。油料产量695吨,增长9.3%。蔬菜产量13.23万吨,减6.98%。水果产量9.94万吨,增长62.76%。茶叶产量18吨,增长12.5%。

肉类总产量4.77万吨,其中猪肉产量2.39万吨,禽肉产量2.37万吨。水产品产量15.28万吨,减13.35%。其中海水产品4.67万吨,减31.61%;淡水产品10.61万吨,减1.81%。塘鱼放养面积14.56万亩,总产9.68万吨,分别增长2.18%和1.46%。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3万千瓦,化肥施用量6.28万吨,农药使用量1134吨,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9.46万亩,农村用电量21.02亿千瓦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31.56亿元,增长14.77%。其中轻工业产值538.31亿元,增长11.44%,重工业产值393.25亿元,增长19.6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65家,增加50家。其中产值超10亿元企业(集团)12家,超40亿元企业(集团)3家。

六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82.86亿元,增长19.08%,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0.14%,提高1.39个百分点。其中运输设备和金属制品221.4亿元,增长18.52%;石化建材170.03亿元,增长20.15%;纺织化纤142.42亿元,增长12.62%;机械电子120.65亿元,增长12.1%;纸及纸制品56.28亿元,增长28.14%;食品饮料72.08亿元,增长41.06%。

产品结构调整优化。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07.41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33%,提高0.07个百分点。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产量增幅回落。在重点统计的91种产品中,产量增长的有41种,占45.05%;下降的有50种,占54.95%。

工业经济效益增速放缓。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85.41亿元,增长15.76%,回落15.0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5.74亿元,减2.56%;实现利税63.72亿元,增长    31.41%,回落0.97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8.19,提高10.56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20%,扩大3.2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300.08%。

建筑业总产值8.07亿元,增长12.71%。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利润总额0.28亿元,增长27.47%;税金总额0.5亿元,增长75.0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3.82万平方米,减少5.54%。房屋竣工面积75.65万平方米,增长2.29%。建筑企业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93075元/人,增长17.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90.65亿元,增长20.0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7.5亿元,增长39.87%;更新改造投资18.71亿元,增长11.44%;房地产开发投资9.56亿元,减少8.77%。在固定资产完成投资总额中,城镇完成投资18.9亿元,增长10.05%;农村完成投资62.2亿元,增长29.88%。商品房销售额15.37亿元,增长1.8%。 新开工项目个数比上年减少25.8%。

投资结构继续调整。一、二、三产业投资结构由调整为3.6:53.0:43.4。部分基础设施及工业行业投资回升,分别增长47.94%和增长21.6%。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和和其他服务业等社会民生投资比上年有所增长。

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88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4.39亿元,其中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21.3亿元。康成铜业、李锦记增资、维达纸业二期等项目试产或投产,新会港二期万吨级泊位预制构件制作基本完成,新会汽车客运站建成使用。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40.66亿元,增长10.49%。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房屋竣工率分别为44.85 %和 24.85%。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交通运输业增加值10.17亿元,增长3.92%。全年完成货运量1680万吨,增长1.2%。其中公路货运量894万吨,增长2.52%;水路货运量786万吨,减0.25%。货物周转量109530万吨公里,增长1.54%。客运量1171万人,旅客周转量64550万人公里,分别增长6.26%和5.93%。

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00万吨,增长2.41%。其中集装箱吞吐量20.5万TEU,减18.33%。年末有各种机动车辆36.96万辆,比上年末增加2.86万辆。其中私人汽车2.35万辆,私人轿车1.13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