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天河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四、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 全区进出口总额51.49亿美元,下降7.7%。其中出口21.11亿美元,下降32.5%;进口30.37亿美元,增长24.2%。贸易逆差9.26亿美元。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18.84亿美元,下降34.0%;加工贸易出口2.24亿美元,下降16.6%。从出口国家和地区看,出口前四位的是美国、香港、贝宁和法国,出口总额达到6.53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0.9%。从出口商品类别看,主要集中在机电和音像设备及其零件、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贱金属及其制品等类别。 外商直接投资 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11个,增长0.5%;合同外资2.37亿美元,下降56.5%;实际利用外资3.98亿美元,增长5.1%。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是外资投入较为集中的行业,实际投资额占全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5%以上。实际投资额前2位的分别是香港和英属维尔京群岛。落户我区的投资总额超千万美元项目14个,新增合同外资1.83亿美元,下降50.4%;实际入资超千万美元项目10个,实际入资额2.64亿美元,下降13.4%。 五、城区建设和管理 城区建设与治理 以创建文明城市和“迎亚运”为契机,大力推进宜居城区建设。配合市推进珠吉路延长线、科韵路北延长线、云溪路等工程建设,协助做好轨道交通工程和珠江新城集运系统的征地拆迁工作,加快打通断头路,内环路放射线由先烈东横路至濂泉路段、珠吉路与海军仓库联络线工程已经完成。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猎德村改造复建安置房建设进展顺利。 全力推进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河涌综合整治完成征地59.43万平方米,拆除房屋9.18万平方米,堤岸建设9800米;截污工程征、借地工作已全部完成;33项水浸街改造项目已完成23项,10个片区雨污分流工程有8个已进场施工。扎实开展亚运场馆周边和六运片区、濂泉路沙河服装市场等重点区域,以及广州大道、黄埔大道等11条主干道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完成天河北示范道路综合整治工程。扎实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查控“两违”、“六乱”,成功清拆沙河第二成衣批发市场。实施出租屋和流动人员“地毯式”清查登记工作,率先开展房中房整治并取得重大突破,已拆除1261套。 城区市容环境卫生质量不断提升。全区清扫保洁面积628.5万平方米。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75%。一、二、三级道路冲洗率达100%。全区门前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签订率达98%。“城中村”清扫覆盖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生态建设 推进实施“青山绿地工程”建设,2009年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187公顷,建成区绿地面积2938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1309公顷。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3.7%。火炉山森林公园一期工程建设基本完工,吉山橄榄公园改造工程进展顺利。 环境保护 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是349天,占全年总天数的95.6%;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总悬浮颗粒物的年均值分别为0.041毫克/立方米、0.068毫克/立方米和0.160毫克/立方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7%;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4.4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9.8分贝。 社会治安 进一步强化维稳机制,全区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全区社会安全指数为132.45%。全年受理查处治安案件数下降13.2%;刑事案件立案数下降12.5%;社区警情数下降5.0%。全区群体性纠纷和民间纠纷调处成功率分别达87.1%和98.9%。 六、科技和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创新型城区建设扎实推进,连续12年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城区荣誉称号。区财政投入科技扶持资金1000万元支持50个科技项目。帮助企业获得各级科技扶持项目267个,获得扶持资金1.72亿元,带动社会科研资金投入约18亿元。全年专利申请数增长25%,专利授权量位居全市前列。全年全区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343家,增长44.7%,占全市的38.0%,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科技企业65家。全区市级以上技术工程研发中心32家,占全市的29.0%。拥有规模以上科技服务机构244家,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励16个。区财政出资1000万元对2007、2008年度区内99家企业362名高新技术和软件、动漫企业高级人才进行表彰、奖励。 教 育 年末全区共有幼儿园157所,在园幼儿数30955人;小学81所,在校生94596人;普通中学(含普中和职中)53所,在校生52595人;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生863人。年末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13991人,其中专任教师达到10066人。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天河中学获“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称号;打造优质学校品牌,四十七中学和体育东路小学被评为2009年广东省“书香校园”;中、高考成绩再创辉煌,成绩继续位居全市前列,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为88.4%。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强区复评验收。 文 化 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天河文化艺术中心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设施,至年末全区99.5%的社区建成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社区覆盖率31.5%,“绿色网园”社区覆盖率18.8%。继续打造“绚丽天河文化艺术节”、“广州乞巧文化节”、“天河合唱节”和“全国大学生原创动画大赛”等文化活动品牌,提升天河文化品位。顺利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区复评。成功举办以“天河读书节”为龙头的系列读书活动。全年区公共图书馆藏书21.77万册,比2008年增加了2.50万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成绩显著,2009年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被评为广东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 卫 生 继续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扎实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新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有效防控甲流H1N1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医疗机构432家,其中医院31家、门诊部91家、诊所149家、卫生所和医务室126家;医疗机构拥有床位5833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213人,其中医生3474人。 体 育 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加大,2009年全区新建成健身路径20条,健身路径总数达到217条,篮球场27个。深入开展群众体育工作,积极构建“四个一”服务体系。即开展一系列全民健身活动、建立一个全民健身网络、形成一套全民健身制度、整合一批全民健身设施。群众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全年组织各类健身项目培训活动,组织第五届区运会等十余场群体活动,成功举办广州市“市长杯”乒乓球百姓系列和谐赛暨天河区第五届运动会乒乓球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