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全年共发生工矿商贸企业、交通和火灾事故440起,比上年下降7%,死亡246人、下降13.7%,直接经济损失1146万元、下降29.7%。其中:道路交通事故379起、下降1%,死亡227人、下降11%,直接经济损失404万元、下降48.1%;工矿商贸企业事故15起、死亡19人,分别下降40%和36.7%,直接经济损失434万元、下降16.7%。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43,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2.3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5.37。 十一 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末户籍人口325.54万人,增加2.4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4.79万人,农业人口200.7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78万人,人口出生率11.69‰;死亡人口1.53万人,死亡率4.74‰;人口自然增长率6.95‰。年末常住人口296.94万人,增加1.78 万人。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中:煤13115万吨,铁矿石35792万吨,铜64万吨,铅152万吨,锌319万吨,钨18万吨,钼6万吨,锑7万吨,铋5万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我市“中国锌都”称号。 全年平均降雨量1232毫米,年平均气温20.7℃,年日照时数1705小时。年末大中型水库蓄水量9.69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0.4%。 年末林业用地面积142.1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6.8%,林木绿化率69.4%,活立木总蓄积量6513万立方米。 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创园工作通过国家园林城市专家组实地考查。建立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7个,其中国家级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6.52万公顷。韶关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335公顷,绿化覆盖率4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59平方米。 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平方公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9%,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翁源、乳源、仁化、乐昌坪石污水处理厂和曲江污水处理厂二期竣工,完成省下达的“一县一厂”建设任务。全市工业废水排放10958万吨,达标排放8831万吨,排放达标率 80.6%;工业废气排放1377亿标立方米;工业二氧化硫排放4.07万吨,达标排放3.8万吨,排放达标率93.3%;烟尘排放量8652吨,达标排放6397吨,排放达标率73.9%;粉尘排放量4393吨,达标排放4203吨,排放达标率95.7%。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831万吨,综合利用量739万吨,综合利用率85.1%。全年工业污染治理新建项目49个,工业污染治理新建项目完成投资4.1亿元。工业废水治理设施运行费用4.74亿元,工业废气治理设施运行费用2.43亿元。“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3.73亿元。韶关市区空气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相比上年有所降低,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为0.06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平均值为0.051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平均值为0.026毫克/立方米。韶关市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注: 1、本公报中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统计图中2005—2008年数据已按经济普查结果作了修正; 3、农产品产量增长速度的计算基期已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作了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