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卧龙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4-07 南阳市卧龙区统计局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次 3.85 增0.46次/年

成本费用利润率 % 4.31 增0.34个百分点

建筑业发展平稳。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增加值7471万元,比上年增长6.3%;实现利润总额300万元,比上年下降29.7%;税金总额55万元,于上年持平;施工单位工程个数130个,于上年持平;其中,投承包工程个数119个,比上年减少5个。全年房屋施工面积6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6%;竣工房屋面积2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投资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176万元,比上年增长32.9%。其中,城镇集体投资71446万元,增长82.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7997万元,下降59.0%。在城镇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42113万元,增长138.9%;更新改造投资10708万元,增长100.4%;房地产开发投资12013万元,增长21.6%。从城镇集体投资方向看,第一产业投资4323万元,增长24.8%;第二产业投资30575万元增长197.1%;第三产业投资36548万元,增长88.6%。

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户)投资4323万元,增长24.8%;工业投资25733万元,增长133.2%;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8097万元,增长12.5%;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6800万元,增长4.35倍。

五、交通运输和公路建设

公路运输及运能、运力保持增长。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600.95万吨,增长40.8%,货物周转量43891万吨公里,增长80.4%;全年完成客运量157.59万人,增长30.2%,客运周转量6503.39万人公里,下降29.1%。全年营运车辆4245辆,增长40.1%。

公路建设取得新成绩。投资2119万元完成24.6公里潦英路四赵线建设,投资1405万元完成30.2公里龙凤路改建,投资205万元完成2.5公里钢厂路建设,投资151万元完成7公里姚郑路建设,投资141万元完成大马营路建设。在村村通油路建设上,投资1663万元完成47个行政村138.6公里通油路建设。在国道、市主干道建设上,投资542万元完成王村机械化道班建设,投资445万元完成312国道高新区段路面整治,投资1196万元完成6公里北京大道路面整治。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412万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90751万元,增长10.5%,占消费品零售额的84.9%;餐饮业零售额41625万元,增长43.6%,占消费品零售额的12.1%。

规模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经济效益继续转好。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收入净额68220万元,比上年增长26.6%,其中,批发业4236万元,增长8.7%;零售业27984万元,增长65.7%。企业毛利率8.98%,比上年提高35.2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9.6%,比上年提高51.7个百分点;零售业8.08%,比上年提高10.4个百分点。企业费用率5.51%,比上年下降31.8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5.37% ,下降32.6个百分点;零售业5.71%,下降31.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1690万元,与上年亏损624万元比,大幅盈利。

对外经济发展平稳。全区对外贸易出口总额35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5%;对外新签协议5个,比上年增加三个;协议金额629.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1.6%;实际利用外资400万美元,增长95.6%。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增收增支。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973万元,比上年增长17.8%。增值税完成1283万元,下降10.2%;营业税完成3764万元,增长55.6%;企业所得税完成620万元,增长17.2%;个人所得税完成480万元,增长75.8%;资源税完成159万元,下降25.7%;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446万元,增长1.1%;房产税完成468万元,增长6.8%;农业税完成1902万元,下降36.6%。全年财政支出33226万元,比上年增长11.5%。财政对教育、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农业、企业等方面支出力度加强。

金融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8.78亿元,贷款余额为38.56亿元。在存款余额中,企业存款10.73亿元,储蓄存款27.95亿元。在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19.57亿元,中长期贷款18.60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76.24亿元,现金支出165.73亿元,收支相抵后现金净回笼10.51亿元。

保险业平稳发展。全年保费收入5827.7万元,比上年下降7.3%。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305.7万元,下降2.9%;人寿保险保费收入4522万元,下降8.5%。全年支付各类赔款988.7万元,比上年增长0.4%。其中,财产险赔付845.7万元,增长6.38%;人寿险赔付143万元,下降25%。

八、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

科技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全区科学研究开发机构27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200人,其中科研人员190人,科研支出60万元。全区组织实施科技项目26项,取得科技成果26项,有1项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项获得二等奖,6项获得三等奖。全年签订技术合同35项,成交金额50万元。卧龙区被评为全市科技先进区。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区普通中学37所,在校学生33354人, 招生9651人,毕业生11983人;小学214所,在校学生57644人,招生9292人,毕业生10073人;特殊教育1所,在校学生49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627人,招生208人,毕业生72人;全年成人技术学校培训学员32621人,扫除青壮年文盲800人。全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普通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全区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筹资2484万元进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校舍25幢,面积45855平方米。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持续繁荣。全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短渡广播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6座,电视覆盖人口86万人,覆盖率100%,覆盖半径50公里。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下乡和广场文化活动卓有成效,民间歌舞、戏曲作品多次获省市先进名次,其中,大调曲《咏梅》在中国第七届艺术节上获得群众文化类政府最高奖“群星奖”。

卫生事业成效显著。全区共有卫生机构17家,医院床位1295张,比上年增加85张。卫生技术人员1141人,比上年增加126人,占卫生系统人员的48.2%。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476人,占技术人员比重为41.7%。年末卫生机构拥有固定资产10673万元,其中,房屋价值3858.9万元,专业设备价值5722万元。在卫生机构中,妇幼保健机构1家,卫生技术人员126人;卫生防疫机构1家,卫生技术人员106人。全区县、乡、村卫生服务网络较为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