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浉河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浉河区统计局 (2009年3月20日) 2008年, 面对国内不断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和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振荡多变的不利影响,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努力构建和谐与魅力浉河,全区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健康稳定态势。 一、综合 2008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6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1.9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6.2亿元,增长12.5%。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的形式,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2.2:37.5:50.3。 2008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618766万元,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5.4%。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508万元,同比增长26.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1519万元,同比增长41.0%。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0%,其中食品价格累计上涨15.5%,居住类价格累计上涨4.2%。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3267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326人,其中“4050”人员158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二、农业 200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223031万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农业产值为143082万元,增长4.5%;林业产值为30180万元,增长13.5%;畜牧业产值为36965万元,增长7.6%;渔业产值为7738万元,增长11.6%。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6346万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农业增加值为88990万元,增长4.4;林业增加值为21595万元,增长13.5%;畜牧业增加值为17410万元,增长7.6%;渔业增加值为6114万元,增长11.6%。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47404吨,比上年增长2.0%。夏粮总产量15884吨,其中小麦产量为15288吨,增长3.9%;秋粮总产量131520吨,其中稻谷产量为130209吨,增长4.8%。 全年茶叶产量10376吨,增长25.5%;草莓产量16111吨,增长11.0%;板栗产量22183吨,增长2.7%。 全年出栏牛14949头,增长1.7%;生猪出栏220943头,增长9.0%;羊出栏78024只,增长6.3%;家禽出栏1200439只,增长11.7%。肉类产量达到15170吨,增长7.5% ,其中:猪牛羊肉产量13569吨,下降23.4%;禽肉产量达到1601吨,下降4.6%。奶类产量3462吨,比上年增长5.5%。全年水产品产量9600吨,比上年增长15.1%。 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0.41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7%;各类拖拉机为3514台,比上年增加4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为1503台,比上年增加4台;农用运输车1790辆,比上年增加20台;全年农村用电量719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2.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区属全部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895240万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完成总产值473795万元,比上年增长22.6%;限额以下企业总产值为176511万元,比上年增长6.0%;个体工业完成总产值244934万元,比上年增长6.0%。全年区属全部工业增加值266133万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38827万元,比上年增长25.4%;限额以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3381万元,比上年增长6.0%;个体工业实现增加值73925万元,比上年增长6.0%。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累计产销率92.4%,比上年下降2.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累计增加值为1683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5%。 区属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1965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2%;实现利税总额43553万元,较上年增长43.8%;实现利润总额25393万元,较上年增长36.9%。 区属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521万元,较上年下降5.8%;集体企业增加值6870万元,增长22.8%;股份制企业增加值84127万元,增长16.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18689万元,增长246.7%。 轻工业实现增加值48121万元,增长19.1%;重工业实现增加值90706万元,增长29.0%。 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27695万元,比上年增长28.3%,占工业经济的比重提高到92.0%。 2008年全区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20290万元,比上年增长6.2%。全区资质三级以上企业个数为83个,比上年增加32个,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总产值276287万元,比上年增长2.4%。施工房屋面积270.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3%;房屋竣工面积110.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9.2%。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0248万元,比上年增长33.6%,其中:城镇以上投资完成567747万元,增长30.9%;农村投资完成112501万元,增长49.8%。 在城镇投资中,按类型分:国有单位投资164686万元,增长8.9%;集体单位投资5260万元,增长856.4%;民间投资397801万元,增长41.2%,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2496万元,下降26.0%;第二产业投资123387万元,增长17.3%;第三产业投资441864万元,增长35.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08890万元,比上年增长84.8%。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09443平方米,下降51.0%,销售总额86501万元,下降41.3%。其中,住宅房379512平方米,下降52.5%,销售额73745万元,下降47.8%。 城镇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171138万元,其中:通讯设施投资25970万元,道路管网水利等设施投资18014万元,电力、燃气、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12170万元,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114984万元。全年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新增城市独立公路桥梁1座;购置城市公共交通车辆164辆。 五、国内贸易 2008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00682万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批零贸易业完成381690万元,增长16.9%;住宿餐饮业完成100452万元,增长30.8%;其他完成18540万元,增长373.3%。 在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商品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0.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4.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98.4%。 六、交通、旅游和对外经济 全年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267万人,旅客周转量18500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160万吨,货物周转量14019万吨公里。 年末全区共有旅行社20家,星级宾馆7家。全年接待国内旅客29.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650万元。入境人数182人。 全年外贸出口总额7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84万美元。 七、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区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在不断加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