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垦利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外经外贸实现新突破。实际利用外资991万美元,增长41%;实现进出口总值23213万美元,增长2.5%。其中,出口16007万美元、增长1.9%,进口7206万美元、增长3.9%。 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全年完成境内财政总收入134964万元,比上年增长6.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9518万元,增长20.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4008万元,增长20.6%。 金融事业运行良好。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22211万元,比年初增加212714万元,其中储蓄存款629426万元、增加130467万元;各项贷款余额955316万元,增加148608万元。其中,短期贷款682568万元,比年初增加121050万元;中长期贷款261927万元,比年初增加20948万元。 保险事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保费收入13181万元,比上年增长42.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870万元,增长34.3%;人寿险保费收入9311万元,增长46.4%。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908万元,比上年增长27.6%。其中,财产险赔款2608万元,增长22.3%;人寿险赔款及给付1300万元,增长39.8%。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176人,其中高级486人、中级2237人、初级5703人。 全年科技三项费用和科学事业费 1033万元。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2项,有8项科技成果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组织申报专利技术288项。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有普通中学9所,招生4043人,在校生12022人,专任教师1002人;职业中学1所,招生1135人,在校生3521人,专任教师182人;小学30所,招生2476人,在校生14907人,专任教师92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53所,在园幼儿6520人,教职工95人。 文化、体育事业实现新发展。全年创作《黄河口鼓韵》等文艺作品6部,在全国获奖11次,全省获10次。全年送戏下乡108场,观众90000人次,组织各类文艺演出68场,其中乡镇演出52场,大型广场活动16场。现有图书馆一个,新购图书2000余册。 全市第八届运动会中,我县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共获得49枚金牌,18枚银牌,23枚铜牌,总成绩663分。成立基层体育协会、俱乐部等单项体育组织10个,建立健全了群众体育锻炼健身站点22个。 广播电视事业有新进展。广播电台平均日播音19小时,电视台平均周播出126小时,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年末有线电视用户4.1万户。 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卫生事业机构13个,床位659张,卫生技术人员626人,其中执业医师198人、执业助理医师51人、注册护士152人。333个行政村均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达到100%。 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年末总人口218438人。其中,城镇人口40836人,60岁以上人口31457 人。全年出生人口1929人、出生率8.83‰,死亡人口1281人、死亡率5.86‰,人口自然增长率2.97‰。合法生育率为97%,性别比108.6。 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10元,比上年增长15.4%;人均消费性支出9763元,增长10.4%。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5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77平方米。农民收入增长较快,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85元,比上年增长14.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14元,增长15.5%。职工工资水平继续提高。年末在岗职工人数23608人,比上年下降3.7%;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4615元,增长8.8% 。 价格总水平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105.0%,比上年上涨5.0%;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104.8%,上涨4.8%。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县各项社会保险费总收入为14056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及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城镇职工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员分别达到8244人、15326人、33518人、29861人、24664人、13661人、5867人,各项保险收入分别达5979万元、4994万元、88.5万元、2215万元、260万元、434.6万元、85万元。2008年度共支付各项社保基金9020.8万元。其中,为全县1674名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和569名遗属发放离(退)休费、遗属补助费5846万元;全县1075名企业离(退)休职工和43名遗属发放养老金和遗属补助费1532万元;医疗保险共支付药费1185万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719人发放养老保险金34.3万元;工伤保险支付180万元;失业保险支付234.5万元;生育保险支付9万元。各项保险费发放及时率和准确率继续保持100%。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3372人,其中:再就业人数为1351人,困难群体再就业321人;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为423人,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为2617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控制在1.59%,再就业率为96.2%。全县敬老院8所,床位数835张,供养人数588人。9134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其中城镇1282人、农村7852人。 注:1、以上公报所列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