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遂昌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4-02 丽水市遂昌县统计局

2009年神龙谷创4A成功,使我县4A级景区增至3个,竹炭博物馆创3A通过验收。继取得“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全国十大特色休闲基地”荣誉称号之后,我县先后又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国黄金之旅”、“浙江省十大生态旅游名城”称号。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2009年,我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89亿元,同比增长2.8%,地方财政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3.1%。地方财政收入中个人所得税为5466万元,同比增长43.5%,其他主要税种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为5007万元、6506万元和2495万元,同比减少7.6%、8.5%和14.4%。全年财政总支出9.5亿元,同比增长25.8%,其中:医疗卫生支出5693万元,增长28%;环境保护3034万元,增长29.3%;农林水事务支出1.91亿元,增长50.4%;教育支出1.77亿元,增长6.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115万元,增长5.6%。

金融存贷款保持高位增长。全县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51.09亿元,比年初增加15.35亿元,同比增长42.9%;人民币贷款余额54.9亿元,比年初增加21.3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3.8%。

表3:2009年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情况:单位:万元

指标

年末数

比年初增减额

金融系统存款余额

510874

153461

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287423

93473

金融系统贷款余额

549018

213844

其中:短期贷款

238385

84361

其中:工业贷款

80257

25174

农业贷款

40913

-5821

中长期贷款

231073

59700

其中:基本建设贷款

52360

34710

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

109974

-4908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建设项目稳步推进。2009年,民族中学已完成年度重点工程建设任务,2号学生宿舍、3幢教学楼、行政楼、体艺馆均已完工;室外工程、运动场、绿化景观工程已进入扫尾施工阶段;17所学校33个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和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全部实施完成,并完成10所乡镇幼儿园的改建任务。

科技事业成效显著。2009年申报专利156项,已授权121项, 专利申请量比上年增长35.6%,新培育市专利示范企业3家,县级专利示范企业2家;申报省市级科技进步奖、星火奖6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体育场馆数1个,剧场、影剧院数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达到9万册。全年送戏下乡120余场,送电影下乡1236场,向乡、镇、村图书室赠送图书18000余册。

2009年完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调整,年人均筹资额度已达140元;完善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度,做好和巩固三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成果,全年三大类12项任务以乡镇为单位综合达标率为100%,抽查420名居民满意率达98.42%;建立完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推进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继续做好农民健康体检;稳步推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工作。

我县以36金29银22铜和686分获市运会青少年部金牌榜总排名第二和总分第四;在省中小学生乒乓球积分排名赛中取得3金、1银、1铜、96年女子组亚军,男子组单打季军的优异成绩;同时举办了全县农民趣味运动会和第八届农村门球赛等活动,还承办中美篮球挑战赛一场。

十、环境保护

2009年全县监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出境水质达到Ⅱ类,全县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二级水平以上,工业园区空气环境质量指标均符合功能区要求。

“洁净乡村”建设得到深入推进。全县17个乡镇的生活垃圾实行“户集、村收、乡镇清运、县处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活垃圾的出路问题,同时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实施以及清水河道建设。通过2008年、2009年两年的建设,18个乡镇政府所在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都已完成建设任务,整个工程实施后,将原先直排的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治理、达标排放。

自元立集团关停冶炼电炉,进行产业优化布局后,我县经济调整达到初步效果,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全年万元GDP能耗预计下降8%左右,超额完成4%的任务。预计全年COD净削减263吨,削减率3%;SO2净削减108吨,削减率3%。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23119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8292人;全县男性人口120986人,女性人口110211人。全年出生人口2082人,死亡人口1750人,自然增长率为1.44‰。

2009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比上年增长1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08元,比上年增长8.5%。

表4:2009年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表

乡镇名称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同比增幅%

妙高镇

5613

8.0

云峰镇

5561

8.2

新路湾镇

5407

8.6

北界镇

5547

8.0

金竹镇

5672

11.5

大柘镇

6859

17.4

石练镇

5841

9.0

王村口镇

5632

8.3

黄沙腰镇

5298

6.2

三仁乡

6006

8.1

濂竹乡

5742

16.0

应村乡

5409

8.4

高坪乡

5332

8.2

湖山乡

5602

12.8

蔡源乡

5417

9.6

焦滩乡

5449

10.0

龙洋乡

5547

8.2

柘岱口乡

5550

9.0

西畈乡

5346

8.4

安口乡

5920

8.0

至2009年底,全县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有5540户7074人,其中城镇低保172户388人;农村低保5368户6686人。

2009年全县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3010元,增长19.7%,按户数和人数计算,脱贫率分别达到21.6 %和22.5%。1500元以下收入人群列入低保,达到应保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