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鹿城区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4-02 温州市鹿城区统计局

七、城市管理和建设

1995年,我区按现代大都市的要求,以创建文明城市为目标,坚持以治脏、治乱为重点,加大城管力度,市容市貌明显改善。城管宣传工作全面开展,利用电视、报纸等进行专题报道、录制城管卫生宣传录音带200盒,悬挂张帖横幅标语11153条(张),出刊墙报专栏463期,增强市民的城管意识。全区30条主要道路的平均清洁度由92.3%上升到95.25%,77条次干道和创优街巷平均清洁度达93.19%。清除城郊结合处垃圾死角107处,清运垃圾308吨。主干道90%以上的户数实施了垃圾袋装化。城市环境面貌明显好转。

开展春秋二季灭鼠工作,投放溴敌隆颗粒毒饵22.1吨。达到了国家无鼠害先进城市要求。

1995年,全区建公厕30座,翻修沥青道路33条,新建下水道2225米,市区重要道路配置果壳箱847只。投入绿化资金106万元,种植苗木31000株丛。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征收排污费380万元,比上年增加160万元。完成12家企业的废水处理,投入资金3309万元。对22家污染企业实行“三同时”保证金19万元,完成“三同时”20家。查处制革、电镀、皮鞋喷光等违反环保法规企业155家,罚款近90万元,有效地控制了污染源的发展,保护了生态资源。

八、科技和教育

1995年,我区科技工作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促进科技与生产相结合。全年列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20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6项,市级6项。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共106项,其中工业97项,农业7项,软科学2项。全年投入科技三项经费122万元,比上年增长34%,安排科技发展资金270万元,比上年增长5.3倍,大大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全年区本级荣获进步奖的产品有7项,参加省市科技进步奖6项。

专利工作取得新成绩。加强专利法宣传,增加市民有关知识产权的知识。积极组织企业申报专利,全年授权专利160项,比上年增长36.8%。在中国专利成果成就展及省市各级科技进步奖中,有9个专利产品获奖,是历史最好水平。

科技横向协作继续开展。全区部分企业与杭州、上海等地高等院校开展科技协作活动,并邀请浙江工业大学部分专家教授来温,对我区企业技术活动进行咨询,在温期间考察了广化等5个街道乡镇的近200家企业,对10多个项目的协作开发和攻关进行探讨。

农业科技工作着重在推广应用科技成果方面加大力量。全年选立农业科技项目6项,全部投入试验。其中杂交早、晚稻直播栽培已基本掌握了生育规律,并已取得高产高效、省工省本的效果。

1995年,我区教育事业深入发展。在实现“二基”目标的基础上向“四高二化”(即普及程度高,师资合格率高,经费投入高,教育质量高,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目标迈进。全区投入教育经费7386万元。其中财政拔款3827万元,比上年增长12.13%。完成5所学校的10147平方米的教学楼等基建项目。3所小学多功能教学楼竣工。配备电脑等教学设备843台(套)、配务图书价值22万元。落实教工住房165套。

全区8843名学龄儿童入学,入学率100%,巩固率为100%;毕业率99.95%,7736名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升学率99.98%,中学巩固率98.75%。控制流生成绩显著,小学流生率为0.023%,初中流生率0.46%。体育达标率95%。

成人教育有突破性进展。创办成人教育培训中心,开设成人专、职业高中各2个班,成人中学5所,教学班53个,入学学生3098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15所,教学班333个,在校学生数11126人。发展村级成人学校6所。开办农村开盲班32个,282人脱盲,非文盲率已达97.19%。

教学方式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全面开展“跨世纪鹿城少年‘雏鹰行动’”,全区186名学生分别获得全国一、二、三、四级“雏鹰”奖章。

幼儿教育稳步发展。全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2540人,集体个体办幼儿园在园幼儿12115人,学前班2500人,入园率达98%,基本上满足我区幼儿入园需求。

九、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1995年,我区文化事业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积极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和创造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文艺作品,以歌舞等多种形式表现的6种文艺作品,分别荣获省、市一、二、三等奖。

文化市场有序发展,全区有歌舞厅49家,卡拉OK24家,音乐茶座13家,电子游戏室153家,台球室56家,业余剧团8支,书店(摊)148处,溜冰场9家,大型游乐场4家,经营项目在质和量方面都有一定程度提高。

文化市场管理力度大大加强。“扫黄”、“打非”出动1348次、3872人对文化市场6312个点进行稽查,收缴明禁电脑版44片,非版录像带17836盒,非版影碟277张,CD652张,VCD787张,有效地清除了精神垃圾,净化了文化市场。

1995年全区医疗卫生单位26家,其中医院4家,卫生防疫保健站(所、中心)4家,卫生院18家。个体行医298户。床位574张,人员1198人。农村初级保健达标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农村医疗保健复盖率巩固在100%。卫生防疫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全区0-7岁儿童“四苗”、“单苗”接种率达98%,传染病总发病率为226.11/十万,比上年1410例下降44.33%。

1995年,我区体育工作坚持以推行“全民健身”为重点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成功举办了规模大影响广的鹿城巾帼摩托车宣传活动,第三届工人运动会,第十届老年运动会,95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组织棋类、球类、射击、武术、摔跤、田径等代表队参加市级比赛,获得八项冠军,五十五个单项冠军。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1995年底,全区设17个街道(其中一个街道筹建),4个乡,1个镇及江心屿办事处,47个行政村,241个居民委员会,全区总面积88.3平方公里。

年末总人口48279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5070人,占总人口的83.9%。人口出生率10.9‰,死亡率5.4‰,自然增长5.6‰。

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施行四项节育手术5126例,累计有56225对一孩父母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计划生育符合率95.94%,一孩率89.55%。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6732元,比上年增长31.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2%;农民人均纯收入5226元,比上年增长44.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3.1%。

1995年,全区安置就业4607人,劳务市场劳动力介绍成功878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