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鹿城区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温州市鹿城区统计局 (1997年3月7日) 1996年,是实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第一年。在这一年里,全区认真贯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突出二次创业主旋律,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全区社会安定,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据初步统计,全区国内生产总值64.53亿元,比上年增长29.3%。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工业经济效益个别指标落后,行业结构层次偏低,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 一、农村经济及农业 1996年,我区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收入来源结构调整农民生活不断提高。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65.68亿元,比上年净增23.10亿元,增长54.24%。其中来自工业收入387679万元,比上年增长69.94%,占总收入的59.03%,比上年提高5.43个百分点;来自商业饮食业收入217090万元,比上年增长37.29%,占33.05%;来自农业的收入5920万元,比上年下降40.38%,仅占总收入的1%,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6215元,(农村住户调查数),比上年增加989元,增长18.9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33%。 加大扶持力度,增加农业投入,粮食亩产提高。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42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7%。其中农业总产值10629万元,比上年增长11.32%;林业产值36万元,比上年下降20.59个百分点;牧业产值3593万元,比上年下降10.63个百分点;渔业产值164万元,比上年下降19.41个百分点。由于城市区域不断扩大,农业用地日渐减少,耕地面积由上年末22048亩减少为21352亩;粮食播种面积由上年的33621亩减少为31075亩;减速幅为7.6%。由于我区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粮食单产由上年的394公斤提高到417公斤,使粮食总产达12972吨,比上年仅降低1.95%。其中,春粮播种面积1016亩。单产181公斤,总产184吨,分别为上年的78.64%、113.84%、89.76%。早稻播种面积13462亩,亩产404公斤,总产5435吨,分别为上年的92.9%、108.9%、101.1%。秋粮播种面积16597亩,单产443公斤,总产7353吨。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单位:吨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粮食总产量 油料作物总产量 蔬菜总产量 水果总产量 茶叶总产量 12972 57 51048 582 1.03 -1.95 7.73 4.39 -38.87 -41.14 林业生产继续发展。1996年,我区自消灭宜林荒山达标后,造林工作的重心已移至迹地更新,全区迹地更新2175亩,超额完成目标任务66.54%;四旁植树17260株,超额完成目标任务72.6%。 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牛奶产量、家禽存栏、出栏只数上升、肉猪、牛年内出栏头数下降,禽蛋产量下降帽度较大。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如下: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猪肉 禽蛋 牛奶 肉猪年末存栏 肉猪年内出栏 牛年末存栏 家禽年末存栏 家禽年内出栏 吨 吨 吨 头 头 头 万只 万只 1865 237 459 24695 24034 216 21.08 50.40 -6.23 -50.6 3.15 -9.98 -6.34 -14.62 12.04 11.06 水利事业增加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1996年,我区水利工程建设以沿江标准堤塘建设为重点,结合抓城镇防洪和灌区渠系,泵站配套改建,实行小流域治理和标准农田水利示范,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区共投入资金935.8万元,比上年增加234.43万元;累计投工85.5万工;完成水利工程88处;完成土石方73万立方米;农田水利建设共增加蓄水量13.5万立方米,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二、工业和建筑业 1996年,我区工业经济在中央继续适度从紧的宏观政策下运行,在工业企业人才、资金仍然紧缺的状况下,经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区工业生产快速发展,行业结构有所调整,企业投入增加,质量提高,规模扩大。 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37.37亿元,比上年增长41.4%。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69.88亿元,比上年增长30.5%,村办工业总产值29.97亿元,比上年增长53.2%,个体及私营企业工业总产值18.30亿元,比上年增长19.2%。 乡及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67.97亿元,比上年增长37.6%。其中,轻工业销售产值43.62亿元,比上年增长39.3%,增速比上年下降8.3个百分点。重工业销售产值24.35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增速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比重有所调整。 各种类型工业全面发展。街道工业完成总产值43.94亿元,比上年增长21.6%。乡镇村工业完成总产值42.73亿元,比上年增长56.4%,个体、私营工业完成总产值1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依次为32%、31%、13%。 企业集团迅速发展,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1996年,全区新成立企业集团8家,至96年末,全区已有24家企业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6.97亿元,比上年增长34.3%,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1%。1996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1家,与上年持平,5000-10000万元企业16家,比上年增加9家,1000万元-5000万元企业113家,比上年增加32家,500万元-1000万元企业226家,比上年增加53家。 “质量立区”成果显著,产品质量稳定提高。1996年,全区有15家企业正推行并逐步按ISO-9000系列标准建立质量体系。有5家企业14个产品获得质量认证(包括合格和安全认证)。使至年末我区获得质量认证企业共20家65个产品。1996年,我区产品获省级名牌1个,市名牌11个,市优秀产品19个,区名牌38个。列入省级产品抽查企业135家,产品143批次,合格率为90.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重点考核的工业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为90.9%,高于全市水平0.9个百分点。 技改步伐加快,新产品开发成绩显著。1996年,全区在建技改项目148个,计划总投资4125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当年完成投资额271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7%,有111个项目竣工投产。其中神力集团的双向拉伸聚脂薄膜生产线、金泰集团的枝原清系列系列生化产品技改和引进加工中心设备等三个技改项目计划总投资达4.07亿元,已被国家经贸委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双加”二期工程导向性项目计划。在技改项目中,技术含量高的机电产品比例较高,其中国家级新产品1家,出口创汇6家,产品档次处于国内领先水平5项。1996年,全区开发新产品140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26项,市级7项,区级新产品105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