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鹿城区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1996年,我区私营企业户数减少,规模扩大。年末有私营企业195户,雇工1616人,分别比上年减少29户、596人。注册资金4389万元,比上年增加46万元,全年工业总产值33179万元,比上年增长19.9%。商品销售总额22669万元,比上年增长56.9%。 全区有证个体工商户26720户,比上年减少1430户;从业人员29649人,比上年减少1438人,其中: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19535户,从业人员20768人,分别占总数的73.1%、70%。个体工业4233户,从业人员5802人,完成工业总产值149867万元,比上年增长19%,增势趋缓。个体销售总额(营业收入)879964万元,比上年增长51%。 六、财政、金融、社会保险 1996年,我区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41524万元,剔除退库因素,实际收入40169万元,比上年增长18.9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803万元,比上年增长24%。全年地方财政总支出13369万元,比上年上升17.11%。 1996年,建设银行鹿城支行和农业银行鹿城支行年末存款余额10.93亿元,比年初增加3.27亿元。全年累计发放贷款14.16亿元,比上年增加1.74元,年末贷款余额4.39亿元,比年初增加1.03亿元。实现利润997万元。 区属城市信用社年末存款余款15.2亿元,比上年增长35.1%。全年贷款累计发放数34.5亿元,比上年增长31.6%,年末贷款余额9.03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实现利润5247万元。 社会保险事业稳步发展。1996年末,全区参保人数23300人,其中全民、大集体参保人数4300人,与去年持平;区街、乡镇企业参保人数16500人,比上年减少1650人;个体户参保2500人,比上年增加150人,参保人员基本覆盖了全区除行政机关及行政拔款的事业单位外的所有企事业单位。全年收取职工养老保险金2101.65万元,比上年增收137.65万元;收取失业保险金100.6万元,比上年增收3.6万元;收取工伤保险金41.33万元,比上年增加31.93万元。收取地方养老基金2600万元,比上年增加100万元。支付1768名退休人员退休金610.55万元,比上年增加126.55万元。全年接受失业职工登记1722人,发放失业救济金213.8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794人、128.15万元。1996年,我区共有2242人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 七、城市管理和建设 1996年,城管宣传力度加强,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栏、宣传车等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城市管理。全区共投入宣传资金15多万元,召开各类宣传动员大会218次,组织宣传活动419次,上街宣传管理5.36万次,出动宣传车348辆次,分发宣传资料13万份,张贴宣传标语1.1万张,悬挂宣传条幅112条。 加大城管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章行为。共查处违章案件23866起。依法拆除乱搭棚屋853间,拆除侵占绿地搭建房1280多平方米,收复被侵占绿地8000多平方米。清理乱占道700余处,计1580平方米,处理违章流动摊贩3203个,拆除违章广告3010个,清理陈旧遮阳篷1847个和破旧店招261个,清洗乱涂写乱张贴9775处,查处违章废土消纳车辆214辆次,严厉打击违法违章行为。 在灭鼠一级达标的基础上,按照市人民政府的要求,今年又成功地开展了灭蟑活动,目前已经市级有关部门验收测定,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城市环境面貌明显好转。全区主干道和次干道及小街小巷的平均清洁度分别由去年的93%、90%、85%提高到93.4%、91.2%、87%。清除城郊结合处垃圾死角398处,清运垃圾8233吨。 “96亮丽工程”成效明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1378.77万元,铺设人行道路彩砖7600平方米,翻建市区道路99条,新建水泥路46条,新建下水道4062米,添置450只不锈钢等高档果壳箱,取缔了市中心9条道路的248个夜(早)市摊点,新增100多个霓虹灯、灯箱和照射灯等,种植花木19万株,花草1.46万盘(丛),新增绿地面积23400平方米。在短期内改善了市区面貌。 环境保护工作步伐加快,严把“三同时”审批关。对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的16家企业作罚款处理。全区共审批项目390个,全部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对需“三同时”的48家企业实行保证金制度,共收“三同时”保证金26.2万元,建立废水治理示范工程,通过对水库水质的监测,并治理水源,改善水质。对13家企业,贷出治理资金194万元。 强化环保执法监督,查出违反环保法规的110家企业,罚款62万元,取缔60家无证的非法生产厂家,搬迁企业17家。处理污染纠纷案件233件。有力地防止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人类造就适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八、科技和教育 1996年,我区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积极做好服务工作,促进企业科技进步再上新台阶。全年组织7家企业申报省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外高新技术产业。已有神力集团、现代集团获批准。申报各级科技开发项目,获批准的有:国家级3项、省级28项、市级7项、区级105项。获科技进步奖19项,其中省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区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全年投入科技发展资金552万元,比上年增长1.04倍。其中,工业科技项目152万元,农业软课题等项目6万元。区科技信息中心正式开展工作,提供了各类信息130条,为企业引进项目开通的渠道,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 专利工作取得新发展。加强专利法宣传,维护企业知识产权。全年授权专利177项,比上年增加17项,其中发明广告24项。科普工作更加深入展开。 1996年,我区教育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在继续着眼抓“二基”面向“四高二化”目标而努力。全区投入教育经费9142万元,比上年增长23.77%。其中财政拔款4868万元,比上年增长27.2%。完成6所学校的13675平方米教学用房。30所小学破旧房和教育设施得到改造和装修。 全区7932名学龄儿童入学,入学率达100%,巩固率为99.996%;7437名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升学率为99.96;中学巩固率99.48%,毕业率93%,小学流生率已降为0.0083%。 成人教育成绩显著。现已有成人学历教育学校6所,开办成人职高普通班25个,在校生1188人;成人中专班2个,学生59人;成人职业高中业余班2个,学生64人;成人高中业余单科班60个,学生4482人。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得到进一步扩大和健全。今年共发展村文技校6所,使农村办学面从去年的63.8%扩大到76.6%。 积极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进一步开展“雏鹰行动”。我区市区学校开展率达100%,乡镇学校为80%,广场路小学和桥儿头小学被评为首批“全国红领巾示范学校”,为浙江省仅有的两所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