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奉化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证券经营机构证券成交总额达到404.39亿元,比上年增长53.6%。其中,股票成交额390.64亿元,基金成交额1.35亿元。年末,证券投资者开户数为19868户,比上年净增1835户。 房地产业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3.48亿元,比上年增长67.5%,其中住宅投资9.22亿元,增长54.9%。商品房施工面积137.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1%;商品房销售面积28.04万平方米,增长2.5%;商品房销售总额20.45亿元,增长39.3%。房产交易比较活跃。全年办理二手房买卖5159件,比上年增长1倍多,成交面积66.3万平方米,增长74.0%;办理房地产抵押签证14366件,成交面积468.77万平方米。 旅游业 修编完善了全市旅游总体规划、城市概念性规划,完成了《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溪口—滕头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通过了省旅游局的初检和国家旅游局专家组的资源评价,溪口三十六湾村、江口金稻田度假村创建成为浙江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点。溪口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如期完成并运营。成功举办了中国(奉化)弥勒文化节、草莓节、桃花节、宁波市首届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大堰之春赏花摄影比赛、水蜜桃节等节庆活动。积极做好对接世博工作,滕头作为全球唯一的乡村代表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溪口作为亚洲区唯一代表入选“城市未来馆”,人间弥勒(大佛)和滕头正式列入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溪口民国文化体验之旅、弥勒文化欢喜体验之旅、滕头生态和谐体验之旅3条线路融入“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线路。全年共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826.94万人次,同比增长15.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39亿元,同比增长22.0%。 二、体制改革与开放经济 体制改革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在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城乡接轨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金融体制创新逐步推进。组建锦茂投资公司,成立政府应急专项资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由奉化工商联11家会员企业共同参股,全市首家小额贷款公司——爱伊美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开张,注册资金1.5亿元。稳步推进劳动保障、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医疗、市容市政管理体制和公交运行机制改革。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培育壮大社会中介组织。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全市新登记私营企业1099家,年末累计达6579家;新登记私营企业注册资本11.13亿元,年末累计注册资本93.78亿元。新登记个体工商户4789户,年末累计达到16721万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3.24亿元,年末累计注册资本9.55亿元。全市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77.5%,实现工业总产值141.0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6.8%。 对外贸易 全年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17.7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8%,其中自营出口总额14.01亿美元,下降10.6%。贸易结构不断改善。加工贸易出口额6.47亿美元,增长6.1%。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额2538万美元,下降49.8%。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6只,总投资额5576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4024万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68.7%、28.2%,实际利用外资3548万美元,增长31.2%。 三、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12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增幅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2.18亿元,增长12.4%;工业投资27.50亿元,下降7.8%。 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12亿元,比上年增长670.4%;第二产业投资25.12亿元,下降6.4%;第三产业投资35.95亿元,增长26.9%,增幅超过限额以上投资1倍多。 城乡建设与规划管理 全市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统筹城乡规划, 全面均衡提升城乡规划和建设水平。深化城市总体规划,推进各类控制性详规、专项规划、市政交通规划、村镇规划的编制。做好全市重点区块和重点项目的规划技术服务,推进规划决策体制建设。城市总体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其中张家岙垃圾填埋场扩建工程全面竣工,大成路道路绿化、改造工程,城区道路硬化工程,垃圾中转站设备及公厕改造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已全面完工,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五大民生工程深入实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年末,公园绿地面积266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02%,建成区绿地率34.56%。实施水资源保护工程。出厂水综合合格率99.95%,管网水水质综合合格率99.91%。 公用事业 大力发展公交事业,努力优化公交服务,精心落实“公交优先工程”,成立了国有独资公交公司。更新公交车103辆,开通奉化第一条夜间公交及城区至火车站的公交线。年末营运车辆达到112辆,营运线路14条,线路总长达到132.4公里;全年公交运客总量12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2%。年末市区营运出租汽车200辆。 公用事业投入加大,服务功能有效提升。市区新建、改建公共厕所3座,纳入环卫保洁的作业面积达到273.6万平方米,日均清运生活垃圾约430吨,清运粪便约70吨。垃圾、粪便基本做到密闭化运输,清运率100%,基本达到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运行良好,污水处理厂出水稳定达标排放,日平均处理量3.48万吨。市区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5845万吨,家庭燃气普及率10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6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7%。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加大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污染治理力度,生态环境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综合环境质量连续10年居全省各县级城市前茅,多次荣获“浙江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优秀城市”称号。被省环保厅正式命名为浙江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成为宁波市首个环保模范县(市)。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处于一、二级水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地表水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达到功能区要求。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8.5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2%,增幅比上年下降3.0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电耗988千瓦时,比上年下降2.8%。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预计比上年下降4%。全年化学需氧量比上年下降7.5%,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下降6.3%。 安全生产 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公共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培训不断深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不断加强,事故三项指标实现“负增长”。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86起,死亡72人,直接经济损失215.1万元,比上年分别下降5.8%、1.4%、10.3%;排查单位3198家,发现隐患4130条,整改率9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