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鹿城区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4-02 温州市鹿城区统计局

1994年,全区有医疗卫生单位26家,其中,医院4家、卫生防疫保健站(所、中心)4家,卫生院18家。个体行医298户。人员数1323人。床位519张。农村初级保健工作,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于1994年通过省初级卫生保健终期审计小组的考核验收,省定13项指标均全面达标,分值名列全省前茅。计划免疫进一步加强,儿童“单苗”单苗接种率达98%,相关传染病总发病率为235.86/十万,低于全省水平。

1994年,竞技体育上新台阶。在市十运会上我区代表团取得金牌数第二,团体总分第三。在省十运会上,鹿城籍运动员以金牌数51.5枚,团体总分1079分为温州市体育代表团保持全省第二名作出贡献。全区群众性体育活动逐步走向社会化,出现了大家都来办体育的局面。全年举办了“鹿钢杯”全国男蓝四强赛、“电缆杯”中小学乒乓赛、“五马杯”象棋赛“古楼杯”门球赛、“希望杯”幼儿国际象棋赛、“聪明杯”小学生象棋赛以及“九九”老年节传统体育运动会等二十余项竞赛活动,活跃文体生活。学校体育重点突出,开展“达标”、实施“条例”,全区达标率为96.21%,评为市级达标先进单位,向上级体校输送44名体育苗子。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1994年底,全区设17个街道(其中一个街道筹建),4个乡,1个镇及江心屿办事处,47个行政村237个居民委员会,全区面积88.3平方公里。

年末总人口47712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99074人,占总人口的83.64%。人口出生率8.60‰,死亡率5.21‰;自然增长率3.38‰。

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全年施行四项节育手术5075例,累计已有59825对育龄夫妇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计生符合率95.99%,一孩率90.40%。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1994年,市区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5113元,比上年增长31.7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4.8%;农民人均收入2943元,比上年增长36.8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78%。

1994年,全区安置就业1799人,劳务市场劳动力交流成功29995人次。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区有525名伤残、烈属等享受到定期、定补优抚救济,5230人次受到社会临时救济。全区9个街道、乡镇办有敬老院12个,床位560张,收养老人402人,民政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493名。全区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年末收养395人。抗台救灾成绩显著,十七号台风后,紧急下拨救灾款30.5万元,为1000多名无家可归的灾民解决了燃眉之急,发放冬令救济物资3393件,并在全区广泛发动赈灾募捐活动,共筹募救灾基金670万元,衣物15万件、太空被1100床,被评为市年区抗灾救灾先进集体。

居委会的法制化、民主化、规范化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全区有60个居委会被命名为全优(示范)居民区和先进居民区,竹桉等6个居委会荣获省级示范居委会的光荣称号。全区民政工作成绩显著,荣获“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