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鹿城区199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鹿城工业开发区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完成投资额4860.5万元,占总投资44.51%。平地已经完成,计划立项的95家企业中,进入施工69家。其中竣工和基本竣工17家,面积2.59万平方米;在建52家,面积18.10万平方米;已迁入生产5家。区外引水工程全线贯通;施工供电形成网络,11万伏变电所已经立项;邮电管道已在施工,道路、给、排水管已敷过半,其他配套设施都在陆续上马。 区高新科技产业园已完成118亩土地征用、控制规划设计,10家企业获准进园。南郊、黎明、双屿三个乡(镇)企业用地相继落实,陆续进入施工。 四、内外贸易与物价 1993年,我区消费品市场呈现一派购销两旺,全面繁荣态势。全年商业销售总额64.23亿元,比上年增长91.17%;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5.05亿元,比上年增长45.88%,占市区61.82%;集市贸易成交额12.37亿元,比上年增长48.49%。 社会商零售总额中,对居民消费品零售额24.03亿元,比上年增长43.38%;对全社会集团消费零售9555万元,比上年增长216.92%;农业生产资料零售648万元,比上年下降41.88%。 各种经济类型的商品零售额全面增长,供销社商业、集体商业、私营及有证个体商业分别比上年增长41.61%、49.90%、34.36%。 全年物资供销业购进物资总值8252万元,比上年下降30.21%;销售9051万元,比上年下降17.14%。 市场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新建专业(农贸)市场6个,投入资金4245万元,建设面积8.81万平方米。 对外经济贸易再上新台阶。全年外贸出口商品收购值5.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6%,其中,自营出口1242.64万美元。出口商品生产企业278家,比上年共增加98家,其中,出口值超百万元110家,超千万元6家。出口商品种类230种,比上年增加100种,其中打火机出口为最多,占全区出口总值38.71%,其次是鞋类、服装、五金、眼镜、灯具等开始批量出口。出口口岸增加到12个,出口市场已从独联体、东欧、东南亚发展到西欧、美国等发达国家。外贸自营出口不断扩大,4家区属自营出口延伸权的外贸企业,全年自营出口210万美元。 利用外资领域进一步拓宽。全年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7家,总投资9613.50万美元,协议利用外资6299.81万美元。全区104家三资企业中,正式开工投产40家,全年完成产值1.10亿元,自营出口1032.64万美元。 1993年,国家加大了价格改革力度,出台一系列价格调整措施,对促进市场机制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引发了市场物价总水平涨幅居高不下。 1993年市区各类生活费用价格比上年上涨幅度(%) 职工生活费用价格 23.4 1、消费品价格 2、服务项目价格 全社会零售物价 1、食品类价格 2、衣着类价格 3、日用品类价格 4、文化娱乐用品价格 5、书报杂志类价格 6、药及医疗用品类价格 7、建筑装璜材料类价格 8、燃料类价格 9、集市贸易价格 22.8 29.0 22.8 29.2 8.8 9.0 5.7 36.4 5.2 23.0 51.4 28.7 五、私营和个体经济 1993年,全区有私营企业411家,从业人员4392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0.8%、9.4%。全年工业总产值1.02亿元,销售总额(营业收入)554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2%、169%。上缴税金201万元,年末注册资金3279万元,比上年增长68.07%。 全区个体工商户33491户,34339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1.11%、29.79%。个体工业总产值2.83亿元,销售总额(营业收入)13.7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8.54%、48.43%。 六、财政金融保险 1993年,我区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收支基本平衡。全年财政收入2.55亿元(不包括教育附加费),比上年增长27.03%。工商税收24961万元,比上年增长39.73%。全年财政总支出9671万元,比上年增长24.75%。 市建行鹿城区办事处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我区经济建设。全年累计发放贷款24569.5万元,比上年增长115.73%。回收贷款21534.13万元,年末存款余额28998万元,利润总额371万元…… 全年新办城市信用社2家。全区9家城市信用社全年共融通资金45.19亿元,比上年增长61.94%。其中,发放贷款9.60亿元,吸收存款35.5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3.78%、53.45%。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66亿元,利润总额1166万元。全年新办资金调剂服务社9家,累计融资8亿多元。 社会保险事业保持平稳。全区共有4422家企业、事业单位参加养老和待业保险,参保人数29000人。全年收取养老保险金1180万元,待业保险金54万元,地方养老基金1750万元。支付1508名退休职工退休金280万元,比上年增加29.97%。办理退工手续4000多人,支付失业救济705人,30万元,比上年增加7.96倍。 七、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 金温铁路鹿城段南郊控制工程开工建设。江心屿儿童公园基础建设接近尾声,综合楼、一色阁建设开始进入实施阶段。西城路改建工程累计投资5811万元,已完成工程量25.3%。飞霞南路改建工程前期投资1405万元,已完成拆迁。市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全年投入城维经费828万元。完成水泥路面翻修42条,5568米、2.35万平方米;建造下水道5638米。维修沥青路24条、4193米、2.26万平方米,市区道路状况得到改善,道路完好率达98%以上。疏通下水道10.15万米;清理阴井21934座次。 全区有三级以上的房地产开发12家,开发总面积122.56万平方米,总投资4.39亿元。 城管工作得到加强。城郊结合部环境卫生有所改观。灭鼠活动成效显著,鼠密度下降。荣获省“灭鼠先进城区”称号。大楼管理工作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全区已在高层建筑设管理所8个,在全省率先走出了一条“自收自支综合管理”的城市大楼管理新路子。 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强。全年征收排污费125万元;125家企业执行环境影响的评估,执行率100%;30家企业实行“三同时”,执行率95%;处罚违反环境法企业48家;取缔无证非法生产企业28家;查处违反环境法行为36件;受理环保提案、信访152起。 八、科技与教育 科技工作面向经济战线主战场。1993年,全区新产品立项76项,其中,5项列入国家级计划;31项列入省级计划,4项列入市级计划。全年安排科技三项经费80万元,比上年增长45.5%。组织鉴定12项,其中,填补国内空白4项,国内领先5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