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鹿城区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外贸出口持续增长,利用外资又有新的进展。1990年,全区外贸商品收购总值5697.69万元,比上年增长33.57%,初步形成机电、五金、轻工、土畜、纺织等五大类出口创汇骨干产品。全年共获准建立中外合资企业10家,总投资328万美元;注册资本241.7万美元;协议利用外资138.1万美元,为上年4.9倍。全区已有12家中外合资企业投产营业或试生产,其中6家已自营出口,创汇额65万美元。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计量单位 1990年 比上年增减±% 服装 万件 304.17 -13.39 皮鞋 万双 1079.03 15.61 电冰箱 台 4014 -55.30 空调器 台 4532 -54.55 布 万米 49.74 195 塑料制品 吨 1382.16 55.12 家具 万元 607.48 8.07 机制纸及纸板 吨 3368 5.58 金属切削机床 台 8029 -41.24 泵 台 2800 -31.71 1990年工业生产的主要问题是:产业产品适应性调整尚未完全到位,重点企业还没有走出低谷,年产值超出上年水平且完成年计划的重点企业仅占26.15%。经济效益低下,据统计,乡办以上企业产值利润率仅1.71%,比上年又下跌0.73个百分点;工业销售收入利税率8.2%,全部资金利税率19.76%,分别比上年下降0.83、2.48个百分点。 三、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1990年全区共铺浇沥青路38700平方米,拓宽工程路面25314万方米;完成小街小巷改建项目24个、4.19公里,铺浇水泥路面积15500平方米;新建改建下水道3.84公里,疏浚下水道9.9公里;竣工桥梁2座、垃圾转动亭2座及中内涂增圾场项目;完成东郊、吴桥、雪山等排污工程;新增路灯422盏,维修路灯8569盏,亮灯率97.2%;新建改造公厕10座,修理52座,19.54%达到一类厕所标准。 旧城改造有新的进展。1990年,人民路改建工程东段3座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另外,完工并交付使用9幢、22455平方米,其中,人民西路竣工2幢,8548平方米;渡船儿头2幢,3346平方米;桥儿头5幢,10561平方米。第一施工区的水、电、绿化配套建设基本完善。温州大厦、二、四、六组团沿街楼幢建设施工顺利。 城市管理进一步强化,环境质量有所改善。1990年、我区城市管理工作以迎“亚运”、迎“通航”(机场),迎全国卫生城市检查评比为动力,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以路平灯明,道路洁净为短期目标,广泛开展城市容貌达标、整治市容秩序,创建文明街等活动,市区清扫面积扩大为38543平方米,清运人粪10.74万吨,清运垃圾12.57万吨,基本做到日产日清,市容市貌有所改观。 全区绿化面积1万多平方米,植树2万株;水心安静小区扩大,面积15.6万平方米,噪声由原来56.4分贝降为52.8分贝;疏浚河道1330米,挖土1000多立方米;建成明胶废水治理设施和新桥永庆街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为保护饮用水源走出一条新路子,提高了市区环境质量。 1990年全区用于城建城管经费增加。城维费1071.29万元,比上年增加33.14%;城维补助经费220万元;区级城管经费2万元,街道城管经费20多万元;城建集资金4060多万元(包括人民路改建工程社会性集资)。 四、财政金融 1990年,我区财政收入形势喜人。财税部门坚持依法治税,大力组织收入,加强税收征管,搞好促产增收和欠税清理工作,保证了全年税收计划的超额完成。全年共投放财政信用资金4652万元,扶持114家企业发展生产,新增产值7883万元,新增税金471万元,新增利润786万元,从而培养了税源,促进了我区税收的稳定增长。个体税收征管工作由于采取多种征管措施,全年增加税收1174万元。1990年全区财政收入14544.61万元,比上年增长16.38%。其中,工商税收13197.21万元,比上年增长10.72%。1990年财政支出7033.92万元,比上年增长23.20%。本级财政当年安排支出指标6018.50万元,比上年增长26.75%。1990年完成国库券任务400万元。其中:特种公债30万元。 市建行鹿城区办事处积极筹集资金,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投向,大力支持我区经济建设。年末各项存款余额7877.2万元;其中储蓄存款2553.2万元。贷款余额2953.7万元,累计发放贷款10171.25万元,贷款愈期率12.56%;利润270万元。 我区7家城市信用合作社认真执行“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保证重点、压缩一般、适时调节”的货币信贷政策,以存定贷,自求平衡,有力地支持了我区“两小”企业生产经营发展。1990年共融通资金13.93亿元。年末各种存贷余额11948万元,比上年上升19.98%。其中居民储蓄9447万元,比上年增长13.74%。年末各项贷款余额8799万元,比上年增长13.46%。实现利润115.82万元,比上年下降69.6%。 五、市场与物价 1990年,我区商业战线干部、职工在“疲软”的困难经营环境中,一手抓整顿,一手抓发展,在整顿中发展,在改革中前进,努力保持我区销售市场稳定不衰。1990年,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07848万元,比上年增长2.64%;占市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0.80%。比上年提高1.62个百分点。其中,对居民消费品零售额104103万元,比上年增长2.12%;对社会集团消费零售额2703万元,比上年增长2.43%;对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1042万元,比上年增长107.98%。全年商业销售总值176125万元,比上年增长8.39%。其中,供销社商业销售额7022万元,比上年增长65.97%;区街集体商业销售额71673万元,比上年增长26.39%;个体商业销售额54054万元,比上年下降3.11%。 城乡集市贸易成交总额53483.39万元,比上年下降10.08%。其中,肉食禽类贸易成交额14373.15万元;水产品贸易成交额19244.91万元;干鲜菜贸易成交额3145.38万元;干鲜果贸易成交额8297.82万元;工业品贸易成交额6950.55万元。 市场物价平稳,以上年同期为100,1990年我区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为101.9;零售物价总指数100.8,分别低于省平均水平102.1、101.6,为近几年物价最为稳定的一年。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100.9;衣着类价格指数105.3;日用品类价格指数96.5;文化娱乐用品类价格指数93.3;书报杂志类价格指数102.1;药及医疗用品价格指数104.4;建筑装璜材料类价格指数97.9;燃料类价格指数112.9;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