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鹿城区198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4-02 温州市鹿城区统计局

温州市鹿城区统计局

1988年是我区经济领域深化改革一年,是继续开放搞活的一年,是全面发展的一年,是繁荣增收的一年。这一年我区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全区国民生产总值67029万元,比上年增长47.58%;国民收入61751万元,比上年增长47.50%。全年社会总产值145478万元,比上年增长44.99%。我区国民经济发展中主要问题是,供求矛盾与结构性矛盾加剧,流通膨胀,物质生产部门平均积累水平下降,后劲不足。物价上涨过猛,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第四季度以来通过认真贯彻执行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方针,获得初步成效。

一、农业

1988年农业总产值3519万元(现行价6841万元),比上年增长18.17%。

88年粮食与蔬菜生产比上年有显著增长,扭转了滑坡局面。虽春粮早稻减产,但晚稻有显著增长,亩产844斤,比上年增长21.1%,是近五年最高亩产水平,是仅次于82、83年的第三个丰收年。蔬菜生产各季均衡、春秋淡较为稳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单位:吨

1988年

比上年增减(±%)

粮食总产量

蔬菜总产量

水果总产量

油菜籽总产量

茶叶总产量

2.38

57335

3441

68.75

16.27

1.71

12.58

23.60

-0.36

16.21

88年为积极增加城市副食品有效供给,肉、禽、鱼等生产都有所发展。但由于饮料价格涨价过快及禽蛋需求趋缓,家禽年末存栏数及全年蛋产量分别下降5.4%与2.9%。肉类价格调高后,产量明显上升。淡水鱼养殖发展很快,产量比上年增长50%。

主要畜、水产品产量和畜牧量如下:

单位

1988年

比上年增减(±%)

猪肉

牛奶

蜂蜜

淡水鱼

家禽

禽蛋

生猪出栏数

猪年末数

牛年末数

1106

2599

96

210

1010648

390.53

14300

38131

1055

22.62

-4.17

-19.86

50

16.21

-2.95

22.11

11.36

0.01

88年土地规模经营与畜禽规模经营有可喜进展。全区现有种粮大户24户,种菜大户191户,水果大户38户(组),肉猪大户61户,家禽大户114户,母猪、奶牛、鹌鹑大户159户。根据种粮大户调查,每个劳力平均产量为全区平均5.8倍,每个劳力平均收入为全区平均2.5倍,亩产比全区平均高10%以上。

多方组织农业投入,农业基本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区、乡、村三级成立农业基金会,多方集资增加农业投入。区资金会先后集资了169.1万元,用于水利投资共111万元,年内共组织水利重点项目56处,已完成土石方13万立方。投放劳力11.9万工,是十几年来水利项目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年。此外,乡、村二级共集资近50万元,投工11.02万工。所有这些说明新的农业投入机制正在形成。

此外开发农业项目有新成果:中央涂650亩第一期新围垦涂地已种下橙、柑、桃名特优水果品种,初步形成水果生产新基地。仰义水库网箱养鱼试验2亩投放鱼苗2.5万斤,年产可达16万斤。同时,通过贯彻土地、水、渔业等法规,加强了土地、河道、农机、渔政等管理。88年全区农机总动力18369瓦。

整个农村经济有新的发展。1988年农村社会总产值45384万元,比上年增长69.67%;其中,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产值38543万元,比上年增长77.57%,农业总产值所占比重由18.85%下降到15.07%。

二、工业

1988年工业总产值99391万元,比上年增长45.44%;不包括村级村以下工业为77938万元,增长46.78%,在工业总产值中,区街工业总产值为66683万元,比上年增长40.87%,乡镇工业总产值23316万元,比上年增长65.67%,城乡合作经营及个体工业总产值9392,比上年增长35.33%。

市场适销对路民用消费品工业迅速发展。88年全区轻工业产品比上年增长63.2%,大大超过重工业产品增长30.7%的幅度,轻工业总产值也首次超过重工业总产值。鞋类、服装、家用电器、民用电器、民用小商品增长幅度很大。此外产品结构调整取得丰硕成果,高需求、高效益、节汇、节能产品不断涌现。为缓和商品市场供求矛盾,增加有效供给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企业素质普遍提高,规模普遍有所发展。一批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等级,跨上新台阶。88年产值超百万元企业由87年109家增加到155家,其中超过500万由87年的8家增加到15家,有8家超千万元,电冰箱总厂与五星羊毛衫厂两家已超二千万。此外,电焊设备总厂获省级先进企业称号;新桥旅游鞋厂获省乡镇系统“明星工厂”称号;东风皮鞋厂等6家企业获市级先进企业称号。88年通过新产品鉴定有18个,是历年产品鉴定数量最多与档次较高的一年。88年经市批技改项目6项,总投资350万元,已竣工3项,完成投资额195万元。全部完成投产后预计可新增产值3800余万元,新增利税700多万。88年生产厂房也有较大改善,竣工厂房31项,建筑面积达53969平方米,吴桥工业亦已初具规模。

外向型经济已初露端倪。88年出口商品生产、吸引外资及“三来一补”都有所突破,使我区经济向外向型经济发展跨出可喜的一步。出口商品生产企业发展到48家,出口商品达54种,比88年30家企业40种产品都有明显进步。88年外贸收购总值1819.80万元,将比87年增长102.64%超额34.74%完成年度计划。引进外资工作也有可喜的进展。共批准中外合资企业5家,总投资104万美元(注册资金73.7万美元,其中外方投资28.565万美元)。外方投资都是解决关键设备与关键技术,并实行两头在外,都是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投产后预计可新增产值1182万元,新增利税286万元,创汇130万美元左右。

技术协作与科技进步成绩显著。88年共有57个工业企业与85家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协作关系,技术协作项目达83项,88年共试制新产品95项,已试制投产有60余项,其中填补国内空白或国内首次试制成功的有大功率漏电断路器等3项,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或领先地位有压力式喷雾干燥机等9项,省内首次试制成功或省内先进水平也有3项。同时有32项获省、市、区88年科技进步奖。这些科技开发项目与推出的新产品对促进我区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技术水平与质量档次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