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建德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市场物价 居民消费价格运行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增长0.9%。其中食品类上升1.1%;烟酒及用品类上升0.5%;衣着类上升1.2%;家庭设备及用品类下降0.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升4.6%;交通和通讯类下降2.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升1.0%;居住类上升1.1%。 二、改革开放 体制改革 个私经济形势喜人。年末全市拥有个体工商户14211户,从业人员86201人;私营企业3708家,从业人员63237人。全市个私零售额32.43亿元,比上年增长38%,占全市的比重为81.0%。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完成四个行政村(社区)的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试点;建立市、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网上信息平台和仲裁机构,新增流转土地面积近2万亩;加大政府效能监察力度,对重点项目、重大工业项目、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进行实时监察,初步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审计监督,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强化政府法制工作,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切实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2940家,参保人数108242人,其中离退休人员25852人;参加失业保险单位2780家,参保职工55242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2826家,参保人数78600人,其中离退休人员26086人;参加工伤保险单位2954家,参加人员78942人;参加女工生育保险单位2915家,参加人员54429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27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镇村覆盖率达到100%,参合率达到98.22%。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受到重视。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敬老院15个,床位1441张,收养人员841人。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462户,人数702人;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5368户,人数8190人;五保集中供养491户,人数498人。残疾人保障事业继续得到加强。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工业企业完成外贸出口交货值156.17亿元(不含税),自营出口额5.9亿美元。新增自营出口企业36家,新培育外贸出口品牌2个。 利用外资 吸引外资快速增长。全市引进外资项目16个,合同利用外资538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5%;实际利用外资3569.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2%,为年计划的100.3%。 引进内资 引进内资成绩斐然。全市引进内资项目214个,协议利用内资338825万元,为年计划的123.4%,比上年增长31.7%;实际到位内资276150万元,为年计划的112.7%,增长14.5%。 三、社会事业 科技 科教兴市战略深入推进。“科技强市”建设工作不断深化。加大科技政策落实力度,13家享受国家扶持政策的高新技术企业减征所得税1.2亿元,19家企业技术开发费抵扣所得税1406.8万元。组织实施科技创新项目283项,其中国家科技创新项目2项,火炬计划3项,省级科技创新项目7项。新增专利示范企业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家,本市级6家。新增17家企业研发中心,其中:省级1家、杭州市5家、建德市11家。全年共申请专利560件,授权480件。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4.6%。 教育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普通中学29所,在校学生28372人,比上年减少1185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9600人,减少204人;初中在校学生18772人,减少981人;职业中学3所,在校学生4152人,比上年减少612人;小学26所,在校学生25506人,减少2858人。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100%,初中毕业升高中段比例为98.5%。全市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3417人。普通中小学学校占地总面积184.3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68.78万平方米。明镜小学、清江小学、梅城中心小学投入使用,完成大洋初中扩建工程,严州中学游泳健身中心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溪头初中、建德初中开工建设。建成桥东幼儿园,寿昌中心幼儿园投入使用,市示范性中心幼儿园开工建设。市工业技校扩建工程有序推进。 文化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市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172.9千册;全年放映电影3175场次,演出戏剧153场;全年举办各类展览30个。全市有线电视入户率(含数字电视)达到91.2%;建德电视台全年播出5184小时;建德广播电台全年播出5658小时;全市电视和广播覆盖率分别为98%和100%。举办了第二届中国乡土建筑文化抢救与保护暨建德·新叶研讨会。制定实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十大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大力提升舞龙、龙舟等龙文化活动,举办全市龙舟和舞龙大赛。继续开展“双百场”下基层活动。创建成为省级“文化先进市”。 卫生 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日臻完善。年末共有各类医疗机构177个,医疗病床1909张,卫生技术人员2487人,其中个体诊所64个,卫生技术人员138人。村设置的医疗点225个,乡村医生233人,全市行政村全部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市主要医疗机构依托省级医院技术优势,建立合作关系,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疗水平。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覆盖率达到100%。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建工程顺利完成并投入使用。12个乡镇(街道)创建成杭州市卫生强乡镇(街道)。计生指导站开工建设,完成10个镇(街)和221个村(社区)计生服务站(室)建设。 体育 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全年举办市以上各种体育比赛活动92项次。参加杭州市级以上各类体育比赛运动员680人次,获各项比赛奖牌140枚,其中金牌58枚,银牌39枚,铜牌43枚。体育健身活动蓬勃兴起,全市参加经常性体育锻炼的人数达25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48.7%。举办全市第五届老年人运动会和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 四、人民生活 人口与计划生育 人口保持稳定。年末全市人口为513422人(户籍人口),比上年末增加368人,其中农业人口384691人,增加1202人;按性别分,男性人口为263313人,女性人口为250109人,男女人口比例为1.05:1。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全市计划生育率为96%。 居民收入 城乡居民生活较快增长。据抽样调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56元,比上年增长9.8%;人均消费性支出14390元,增长11.0%。农民人均纯收入8879元,增长10.5%;人均消费性支出5829元,增长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