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如东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4-01 南通市如东县统计局

2009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困难,以”全力保增长,全面达小康“为工作主线,全县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7.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77亿元,比上年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57.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99.66亿元,比上年增长14.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0198元,比上年增长14.0%,增加2941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3.7:52.8:33.5。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0.14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33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七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

一、 农    业

农村经济继续稳步增长。全县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40.77亿元,比上年增长4.4%。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85.27亿元,比上年增长7.2 %,其中农业产值29.77亿元,比上年增长7.9%;牧业产值25.18亿元,比上年增长3.3%;渔业产值26.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0%。主要农副产品产量中,粮食88.08万吨,棉花1.71万吨,油料总产5.84万吨,生猪出栏81万头,羊出栏25.3万只,家禽出栏2516万羽,蚕茧产量3258吨,水产品总量24.84万吨。

农业科技含量逐步提高。全年组织实施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项目63项,其中部级3项,省级50项,市级10项。获市级三等奖以上农业科技成果8项。新增认证”三品“13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8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食品4个。新增标准化示范园区14个。全县新增高效农业设施园区19个,新增畜禽规模养殖园区20个。全年共开发农业项目6个;滩涂开发项目1个;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3个。新筑机耕路59.7公里,新建机耕桥12座,新建防渗渠16公里,新建修建电灌站13座,新架设输变电线路3公里等。实施科技推广,共推广新品种11个,推广新技术11项,培训农民4370人次。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水利建设力度加大。掘苴新闸工程已于2009年5月通过试运行验收并投入使用;东安新闸工程已完成围堤10.53km,引河6.7km,闸主体工程正按序时加快推进;洋口运河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近1亿元;掘苴垦区复垦工程新建主海堤约12.3公里,匡围面积约3.3万亩。全县上下围绕”水清、坡洁、水系畅“的整治目标,清理水花生10万余吨,清理河坡垃圾7.8万吨,整治水面20万亩,累计整治等级河道1610条,长度 3980公里,农村河道疏浚工程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同时全面落实河道长效管理,全县水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累计新建防渗渠道78.5公里,渠系配套建筑物1397座,疏浚土方7万方,完成投资1808万元。

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总动力达75.12万千瓦。拥有插秧机2419台,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88.6%,其中机插秧率达77.1%。完成泵站新建重建120座,改造197座,新增灌溉面积4.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7万亩。新增高效植保机械396台,畜禽粪便处理机10台套,田园管理机58台,投饵机147台,曝气式增氧机127台套,新建保鲜库17座。推广秸秆还田机具477台,其中与小型拖拉机配套秸秆还田机445台,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秸秆还田机32台,秸秆还田机具总保有量达1109台,秸秆还田面积可达13万亩。全年组织跨区作业机台2500台次,实现跨区作业收入超亿元。

二、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步向好。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26.14亿元,比上年增长13.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1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实现利税52.03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利润32.74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251.7%,同比提高20.2个百分点。年末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265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总数142家。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服装10059万件,比上年增长3.12%;食用植物油7.02万吨,比上年下降0.92%;配混合饲料23.47万吨,比上年下降19.2%;纱10.69万吨,比上年增长23.1%;丝1490吨,比上年下降13.1%;化学农药原药35630吨,比上年增长102.3%;合成氨4.04万吨,比上年增长18.9%。

社会用电量增长逐步回升。2009年全县全社会用电23.6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2%,其中工业用电18.1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1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5%。全县电力工程累计完成投资额2.86亿元,完成了35kV袁庄变升压工程、110kV化工园区变电扩建工程,为我县经济的发展和洋口港开发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建筑业蓬勃发展。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0.93亿元,比上年增长25.6%;累计完成施工产值171.19亿元,同比增长23.0%;累计施工面积233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0%。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全年共有6项工法获国家级工法,共取得17项专利,全国科技示范工程1项,创获省级科技示范工程6项,创国家级QC成果3项,省级QC成果8项。全县累计共获得鲁班奖8项,2009年创”扬子杯“等省级以上奖项12项,创”紫琅杯“等市优工程奖30项,创省级文明工地35项。全年共有20家企业申报增项资质或资质升级,至此,我县共有特级企业2家,一级企业4家,二级企业26家,以及其它企业共113家。

三、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势头良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97.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在投资完成额中,全部工业投入165.52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规模工业投入147.92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全年共实施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项目887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325个,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66个。千万元以上竣工工业项目209个,竣工率达64.3%。服务业投入增势强劲,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1.14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当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3.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3%;商品房销售额10.42亿元,比上年增长89.5%。

四、 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运输服务能力有效提升。2009年,全县交通设施建设17个项目,总里程328公里,总投资约22.64亿元。以S334线为代表的10个续建工程进展顺利,建设总里程112.94公里。新建工程有序推进。S225新线,全长31公里,完成投资4.45亿元;苴东线(掘港岔河段),全长25公里,完成投资1.5亿元,已基本完成路基、中小桥梁及大桥下部结构;S225至沿海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连接公路全长10.2公里,已完成路基部分,完成投资0.5亿元。完成通村公路建设170公里,全年投资0.68亿元;完成农村危桥改造104座,总投资0.63亿元。运输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全年完成公路旅客运输408.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2787万人公里,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和3%;完成货运量527.18万吨,货物周转量57350.68万吨公里,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和2.5%;完成水路货运量90.18万吨,货物周转量16530.51万吨公里,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5%和1.7%。2009年春运共投入运力165辆,共计运送旅客48.28万人次;高考等重点运输投入车辆701辆次,运输考生等2.4万人次;安全优质完成了其他节日运输任务,共投入车辆3614辆次,运输旅客39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