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3月25日 岳阳市统计局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人民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践行民本岳阳执政和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扩内需、保增长”一揽子计划,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略目标,攻坚克难,科学跨越,使得全市经济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经济增速持续加快。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修订及2009年各项数据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72.15亿元,增长14.0%,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5.3和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0.15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648.84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增加值433.16亿元,增长12.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543元,首次超过了3000美元,增长13.7%,增速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图表一:2003-2009年岳阳市GDP增速走势图 ![]() 产业结构不断调优。全市产业结构调整为14.9:51.0:34.1,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9百分点。其中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76.01亿元,同比增长18.9%,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45.3%,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比2008年快年报数据提高3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向三次产业协调带动取得了重大转变。 图表二: 2008、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占比图 ![]() 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增大。2009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工业企业13家,总数达到144家,完成增加值146.61亿元,增长33.3%,占GDP比重达到11.5%,比去年提高1.6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413.06亿元,增长26.6%,高新技术产品实现利税57.3亿元,增长18.5%,其中利润总额38.1亿元,增长27.6%。 所有制结构继续改善。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706.12亿元,增长18.1%,占全市GDP的55.5%,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完成非公工业增加值380.3亿元,增长22.6%,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65.5%;完成非公经济税收35.51亿元,增长15.6%,占全市财政收入的42.9%。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09年全市六县一区的县域经济实现GDP741.69亿元,占全市GDP比重58.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五区的区街经济实现GDP317.65亿元,占全市GDP比重25.0%,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和区街经济正在快速发展,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图表三:2009年岳阳市区域经济结构图 ![]() 财税收入稳步提高。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82.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4%。一般预算收入43.55亿元,增长1.4%,其中税收收入26.78亿元,增长11.6%。财政收入占GDP比重6.5%。财政总支出126.48亿元,增长12.2%。 景气指数持续走高。企业生产经营景气指数一季度 126.83,二季度129.87,三季度147.09,四季度141.35;企业家信心指数一季度124.00,二季度133.40 ,三季度137.05,四季度133.06。 市场物价平稳运行。居民消费品价格比上年下降0.5%,其中城市下降1.4%,农村上涨0.3%;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5.7%。 图表四:2004-2009年岳阳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 图表五:2009年岳阳市CPI月度走势图 ![]() 图表六:消费品八大类价格指数 ![]() 二、三次产业 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协调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9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结构比例为43.5:2.9:37.7:15.9。 全市实现农业产值128.3亿元,增长5.5%。 图表七:2009年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 ![]() 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8.68亿元,增长4.2%,林业综合经济产值77.15亿元,增长10.0%。其中营林吉林产品、竹木采伐产值10.78亿元,增长17.0%,林业采掘和制造业产值63.84亿元,增长9.0%,森林旅游及服务业产值2.53亿元,增长8.6%。全年完成植树造林面积24.76万亩,面积核实率99.9%。 全市牧业总产值111.23亿元,增长6.4%;渔业总产值47.05亿元,增长4.3%。 图表八:2009年养殖业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 ![]()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持续走强。全市全部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80.27亿元,比上年增长17.8%,拉动GDP增长7.8个百分点。其中:全市119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76.02亿元,增长18.9%。 图表九:按经济类型分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 ![]() 一是县市区工业增量大。 图表十:2009、2008年规模工业分区域结构比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