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邳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建设更加美好苏北新昆山“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创新举措,破解难题,努力克服和化解不利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呈现出”发展加快、质量提高、结构改善、收入增加“的良好局面,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综 合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8.85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1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99.67亿元,增长19.4%;第三产业增加值75.06亿元,增长16.3%。人均生产总值15015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工业化进程、现代服务业步伐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6:43.9:32.5调整为20.2:45.5:34.3,第二产业的比重提高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年末全市城市化率达40.1%,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39.95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占全市GDP的比重达63.9%,比上年提高7.8个百分点。年末工商部门登记私营企业4061家,增长25.8%;注册资本达55.10亿元,增长14.7%。个体户21618户,增长34.4%;注册资本达6.11亿元,增长66.5%。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扎实开展,就业规模扩大。年末全市城镇集体及以上单位在岗职工58541人,比上年末增加4151人。通过多种途径使4166名下岗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从事社会公益岗位及灵活就业人数达482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全年培训劳动力人数达2.7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已达到47.49万人。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发展良好。各项惠农政策深入落实,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粮食总产创历史最好水平,达到69.93万吨,增长5.8%;粮食种植面积111.92千公顷 ,比上年增加3.1千公顷;棉花面积8.21千公顷,产量0.86万吨,均与上年持平;油料面积4.61千公顷,减少0.44千公顷;产量1.47万吨,下降8.1%。水果产量 8.10万吨,增长62.7%;蔬菜产量232.95万吨,下降3.4%。 林牧渔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1.41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年内造林面积32179亩,育苗面积11230亩,四旁植树439万株。肉类总产量20.73万吨,增长16.0%;禽蛋产量13.98万吨,增长2.3%;水产品产量3.79万吨,增长0.8%;蚕茧产量0.13万吨,下降40.9%。 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96.80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2.5%。拥有大中型拖拉机57625台,小型拖拉机56628台,农用运输车9396辆,农田排灌动力机械14248台,联合收割机2273台。农村用电量82640万千瓦时,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7.07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9.78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全年工业用电量9.3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4%。 工业产销衔接水平提高,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305.78亿元,比上年增长39.9%;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7.3%。实现利税55.25亿元,增长46.9%,其中利润22.49亿元,增长60.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小麦粉 吨 180592 14.2 配混合饲料 吨 178618 20.2 食用植物油 吨 14024 19.9 纱 吨 47369 99.3 服装 万件 120.1 3.7 胶合板 万立方米 890.58 38.1 合成氨 吨 86797 48.5 氮肥(折含氮100%) 吨 62471 102.5 水泥 万吨 60.02 -2.5 水泥电杆 根 42857 1.3 石膏板 万平方米 2755 18.0 铅 吨 117188 17.3 滚动轴承 万套 8460 68.9 变压器 千伏安 1157528 59.3 发电量 聚丙烯树脂 粗钢 万千瓦小时 吨 吨 51044 32900 56830 1.2 7.7 128.5 建筑业生产较快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9.89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市建管局系统全年承接施工项目662个,其中实行招投标的工程640个,分别比上年增长63.1%和60.4%。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16亿元,比上年增长40.2%;实现利税1.52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98.29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99.82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4.1%和88.0%;全员劳动生产率132113元,增长25.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81.68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其中工业投资137.70亿元,增长47.6%。其中规模以上投资178.68亿元,增长44.3%,其中城镇投资102.39亿元,增长39.3%;农村投资76.29亿元,增长36.2%。在城镇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3.90亿元,增长87.4%。投资结构和投资质量继续优化,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得到加强,居民住宅建设加快发展。 五、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22.14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全市公路总里程2830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303公里。内河航道总里程177.9公里,其中省以上干线62公里。 交通运输能力大幅提高。全社会货运量2957万吨,比上年增长15.2%;货运周转量496763万吨公里,增长16.0%。全社会客运量1524万人,比上年增长18.0%;客运周转量52641万人公里,增长10.2%。港口吞吐量1173.9万吨,下降3.8%。 邮电通信业保持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6284万元,邮电业务收入36661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2.3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4.75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3.60万户,比上年增加1.27万户。年末邮政线路总长度472公里;农村投递线路长度4200公里。全年邮递计费信函160.11万件;包裹2.05万件;邮政汇票23.00万张;报刊发行1388.12万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