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汪清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是汪清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项目立县、项目强县、项目富民”发展战略,推动实现“五大转变”,积极应对各种严峻挑战,着力保增长、促和谐,全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0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295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增速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958万元,增长26.6%;第二产业增加值90597万元,增长20.8%;第三产业增加值90402万元,增长4%。全县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元大关,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10198元,比上年增长15.7%。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6.4:33.4:40.2调整为28.4:35.8:35.7,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43%、46.1%、10.9%;在汪清生产总值15.3%的增速中,有7.1个百分点来自第二产业的增长。 全年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20002万元,比上年增长32.6%。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3350万元,增长42.1%。在两税缴库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7019万元,增长9.6%;地税部门组织收入9307万元,增长43.7%。分税种看: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完成1206万元、3322万元、953万元,分别增长8.1%、37.1%、148.2%。全年财政支出75094万元,比上年增支18805万元,增长33.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457万元,增长10.1%;公共安全支出4805万元,增长41.8%;教育支出13629万元,增长32.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211万元,增长29.2%;医疗卫生支出4392万元,增长4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679万元,增长489.3%;农林水事务支出15913万元,增长38.2%。 价格总水平逐步回落。全年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5.5%,涨幅较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食品类价格上涨5.3%,其中:粮油类价格上涨3%;肉禽蛋类价格上涨16.4%。燃料类价格上涨22.4%,其中:原煤价格上涨20.3%;液化石油气价格上涨25.5%。 二、农业 农业获得大丰收,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0万吨大关。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483公顷,增长19%;粮食总产量达106995吨,增长58.6%,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水稻产量29366吨,增长24.1%,每公顷产量5885公斤,增长28.2%;玉米产量34703吨,增长43.7%,每公顷产量4957公斤,增长39.5%;大豆产量39783吨,增长135.4%,每公顷产量2176公斤,增长71.2%。 表1 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 产品名称 播种面积 (公顷) 总产量 (吨) 总产量比上年 增长(%) 粮 食 # 水 稻 玉 米 大 豆 油 料 # 葵花子 烟 叶 # 烤 烟 蔬 菜 药 材 木 耳 瓜 果 31483 4990 7001 18284 3413 3348 1095 1087 787 810 --- 151 106995 29366 34703 39783 5812 5709 1962 1945 32795 4218 7675 4014 58.6 24.1 43.7 135.4 -51.6 -52.2 14.9 16.8 11.0 242.1 33.7 47.4 全年木材总产量37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2%。全县共完成迹地更新面积4630公顷,成、幼林抚育面积44501公顷,比上年增长22%,零星植树11万株。全年猪、牛、羊肉总产量为8331吨,比上年增长8.7%。年末大牲畜存栏91897头,比上年增长4.8%,其中:牛存栏86535头,增长5.6%。猪存栏39655头,下降4.5%,羊存栏29793只,增长0.4%。全县共有畜牧业专业养殖户1654户。全年水产品养殖面积909公顷,水产品总产量达341吨,增长3%。 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3.0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6.2%。主要农业机械均有增加。全县拥有大、中、小型农用拖拉机6111台,增长0.7%;耕作拖拉机配套农具18965部,增长75.5%;农田排灌动力机械2868台,增长71.6%。建造温室大棚49公顷,增长145%,农村用电量6932万千瓦小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户,实现增加值64056万元,增长27%,其中:县属企业30户,实现增加值57242万元,增长33.7%。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共有民营企业24户,实现增加值27840万元,增长62.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3.5%,比上年增加10.8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19178万元,增长14%;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39909万元,增长36.6%。分行业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实现增加值5755万元,增长28.7%;木材加工业实现增加值25937万元,增长49.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增加值9963万元,下降2.9%;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6805万元,增长30.4%。四个行业增加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9.0%、40.5%、15.6%和10.6%。 表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及增长 指 标 增加值(万元)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总计 # 国有企业 股份制企业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 县属企业 民营工业 # 轻 工 业 重 工 业 #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64056 19178 39909 960 4009 57242 27840 17731 46325 30052 34004 27.0 14.0 36.6 7.8 17.0 33.7 62.9 20.4 29.6 10.9 46.5 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4815万元,比上年增长41.3%;实现利税总额10660万元,增长46.7%;实现利润总额4095万元,增长55.6%;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为594万元,增长111.8%。在评价考核工业经济效益的七项指标中,总资产贡献率7.7%,资本保值增值率82.6%,资产负债率71.1%,流动资金周转次数1.8次;成本费用利润率2.7%,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71245元/人,产品销售率97.7%。全县15个行业类别中有11个行业利润增幅超过平均增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