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重大项目牵动作用明显。从重大投资项目情况看,全市计划总投资在亿元以上的建设项目24个,比去年同期增加7个,完成本年投资34774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8546万元,增长66.2%。从今年完成投资额来看,完成额达到15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有51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7个,完成本年投资额43804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0403万元,增长57.8%。 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战略推动和文昌航天发射场建设的强劲带动下,文昌房地产开发投资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为强劲,并且后续力量较为充足。1-12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12690万元,同比增长70.3%,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6.8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7个百分点。从施工面积情况看,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1039553平方米,同比增加484206平方米,增长87.2%;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524726平方米,增加64684平方米,增长14.1%;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415948平方米,同比增加225023平方米,增长117.9%;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56499万元,同比增长137.5%。 资金到位良好。在5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中,全市实现本年到位资金62594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9.5%,到位资金比投资完成额高出135493万元,为投资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强有力保证。 五、市场消费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旺盛。在中央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政策的影响下,消费市场持续繁荣。1-12月,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535万元,同比增长19.7%,比前三季提高了0.4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呈现城乡市场协调发展的格局,城镇市场实现商品零售额115842万元,同比增长20.5%;农村市场实现商品零售额152693万元,同比增长19.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200905万元,同比增长20.2%;住宿餐饮业64708万元,同比增长18.5%,其他零售业为2922万元,同比增长18.9%。 物价指数平稳回落。历经了上年物价的一路走高和今年物价的平稳回落,全年物价总体走势稳中有降。1-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下降1.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下降3.1%。七大类商品价格呈“三升五降”态势。烟酒及用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分别上涨1.1%、0.8%、2.7%,食品类、衣着类、交通和通讯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分别下降0.7%、0.8%、3.2%、1.0%、5.1%。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全市商品进出口总额完成4012万美元,同比增长6%,其中:出口总额3276万美元,同比增长5%;进口总额736万美元,同比增长11%。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630.5万美元,同比增长13.2%,合同协议投资总额7039万美元,同比增长92%。 旅游业经济实现恢复性回升。在国际金融危机和H1N1流感的冲击下,我市旅游业经济在上半年时曾一度进入低谷,但在市委市政府及时推出的一系列促销活动等有效措施下,我市旅游业经济得到迅速回升,且比去年同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据统计,1-12月,全社会接待中外游客177.32万人次,比去年增长11.5%,比今年前三季提高1.4个百分点,比今年上半年提高3.5个百分点。旅游收入9.35亿元,同比增长11.3%。 七、财政和金融业 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支出向民生项目倾斜。随着投资快速增长,消费持续增加,我市地方一般预算收支首次分别突破4亿元、18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2009年,全市全口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6807万元,同比增长19.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1211万元,同比增长27.8%;上划中央库收入16132万元,同比下降1.9%;上划省库收入9464万元,同比增长34.3%。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86990万元,同比增长45.5%。地方财政支出重点支持扩大内需项目、涉农惠农、社会保障和教育等方面资金需求。其中:交通运输支出7552万元,增长1728.9%;农林水事务支出40856万元,增长178.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748万元,增长32.4%;教育支出34467万元,增长46.4%。 金融机构存贷款同增。在中央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积极引导下,金融业存贷款业务平稳较快增长。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10300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02177万元,同比增长20.7%;农业存款余额2096万元,同比增长47.2%;企业存款余额271660万元,同比增长167.6%。 贷款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2315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60017万元,同比增长48.3%;中长期贷款余额62936万元,同比增长114.7%。 八、教育和卫生事业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完成文昌高级实验中学一期工程建设。利用2619万元新增中央投资资金建设初中校舍改造工程18个1.77万平方米,投资3750万元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17个2.5万平方米。2009年我市高考成绩斐然,高分段考生人数居全省前列。全市共有小学校数181所,在校生40983人,比上年减少2521人。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与上年持平。普通中学校数32所,其中,初中在校学生23395人,比上年减少908人;高中在校学生9261人,比上年减少368人。全年职业中学在校学生2985人,比上年增加1049人。 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利用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和李嘉诚基金,完善锦山、东郊、会文和新桥4家基层卫生院基础建设。完成19间村卫生室改造,新建22间村卫生室。2009年,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154个,床位数1192张,工作人员共计2242人,卫生技术人员1771人,其中:执业医师464人、执业助理医师165人、注册护士659人、药剂人员192人、检验人员79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含见习医师)212人。拥有村卫生室160个,工作人员215人,其中执业(含助理)医师31人,注册护士17人,乡村医生167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428890人,参合率达10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58966人,参保率91.2%,较好的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九、人口、就业和人民生活 2009年,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为576774人,同比增长1%,其中非农业人口124517人,同比增长0.7%。人口出生率为13.18‰,自然增长率6.03‰,符合法定生育率93.31%,人口出生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岗位3400个,86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0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67个,援助零就业家庭160人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