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5-30 文昌市统计局

文昌市统计局

2010年2月26日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及全省扩内需、保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努力化解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从文昌的发展实际出发,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克服了经济运行中的各种不利因素,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在投资和消费两大内需的强劲拉动下,我市总体经济呈现了较快健康的发展态势。据初步核算,全市完成生产总值932221万元,同比增长12.8%,同比增速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27358万元,同比增长8.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94501万元,同比增长19.9%,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89831万元,同比增长8.3%,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04670万元,同比增长32.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10362万元,同比增长15.5%。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710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81元。三次产业结构继续得到优化,由上年的47.04:20.67:32.29演变为现在的45.84:20.87:33.29。

二、农业

农业生产的稳步增长,为整体经济的较快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714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0%。其中:农业产值235445万元,增长6.3%;林业产值46096万元,增长9.2%;畜牧业产值174916万元,增长7%;渔业产值184913万元,增长1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774万元,增长10.5%。

主要农产品播种面积及产量     单位:亩、吨

农产品名称

播种面积

同比增长%

总产量

同比增长%

粮食

634662

-0.7

169864

3.0

瓜菜

375253

10.2

556925

14.1

水果

88287

-2.2

98157

-1.7

其中:荔枝

26968

0.1

12811

-3.0

香蕉

23620

-16.8

39641

-16.3

菠萝

15572

16.3

23088

24.6

龙眼

3411

-2.8

2799

23.0

注:水果面积为年未实有面积。

主要热带作物到达面积及产量

农作物名称

年未实有

面积(亩)

同比增长%

总产量

(吨、椰子:万个)

同比增长%

橡胶(干胶)

88587

-2.8

6395

7.6

椰子(果实)

221883

1.0

6266

7.0

胡椒(干粒)

80614

5.7

7844

-7.8

槟榔(干果)

15544

11.0

4251

37.1

主要畜产品存栏量及产量

产品名称

当年出栏量

(头、万只)

同比增长%

产品产量

(吨)

同比增长%

畜禽总肉量

69537

3.8

其中:猪

17.86

7.7

14874

5.7

1.45

-6.9

1320

-6.6

3.66

7.7

544

11.9

家禽

3185.62

4.2

52582

4.3

渔业产量

产品名称

产 量(吨)

比上年增减%

水产品产量

179941

15.8

其中:淡水产量

122995

18.7

海水产量

56946

10.0

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全年乡村居民用电量8687.7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3.7%;化肥施用量(实物量)89972吨,下降1.2%。现有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1.36万公顷,下降22.2%。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3.2万千瓦,增长9.5%。

三、工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受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较为缓慢。据统计,2009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307640万元,按现行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48537万元,同比增长2.9%;规模以下工业完成总产值159103万元,同比增长1.8%。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8983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8301万元,同比增长7.6%;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增加值41530万元,同比增长9.0%。

规模以上工业生产运行的主要特点:

1.轻工业生产增长强劲。全年轻工业完成总产值39313万元,同比增长29.6%。重工业完成总产值109224万元,同比下降4.3%。

2.股份制企业生产带动作用最为明显。从经济类型来看,股份制企业所占比重最大,增长速度也最快,牵动经济增长作用也最强。全年股份制企业完成总值69673万元,增长7.5%,拉动规模上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按比重大小排列依次是:国有企业38402万元,增长1.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5948万元,下降6.5%;集体企业8970万元,增长4.9%;其他经济类型企业5544万元,增长4.4%。

3.几大支柱产业实现了稳定增长。在全市主要优势产业中,带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主要行业有:农副食品加工业123.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3.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0%;这三个行业对全市工业生产的平稳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5.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0.3%,对全市工业生产的平稳增长起了支撑作用。

4.主要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增长幅度较大的是:饲料生产41582吨,同比增长119.4%;木质家具生产4466件,同比增长7.9%;下降幅度较大的是:涂料下降21.8%;发电量下降33.9%;糖果下降20%;钢材下降62.9%。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投资持续高位增长。在中央及省“保增长、扩大内需”政策的推动下,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0829万元,同比增长53.5%。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12690万元,同比增长70.3%,其他城镇投资完成365823万元,同比增长56.8%。农村非农户投资完成11943万元,同比增长78.4%;农村私人投资完成70373万元,同比增长18.7%。

一三产业投资快速增长。1-12月,第一产业投资完成23258万元,增长364.9%;第三产业投资完成412330万元,增长82.3%;第二产业投资完成54868万元,下降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