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万吨 8.06 -6.7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为384.73亿元,比上年增长48.9%;产品销售率为97.2%;工业新产品产值6.35亿元,下降11.2%;工业品出口交货值16.54亿元,增长6.3%;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6.9;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0.34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实现利税总额21.58亿元,增长32.4%。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全部房屋施工面积570.3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2%。其中,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255.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5%;全部房屋竣工面积324.94万平方米,增长 16.3%。其中,房地产开发竣工面积59.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0.6%。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8.31亿元,比上年增长31.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85.2亿元,增长29.5%。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29.3亿元,增长31.5%;更新改造投资32.8亿元,增长50.9%;房地产开发投资20.71亿元,增长4.0%;其他投资2.39亿元,下降20.4%。 分产业看: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47亿元,比上年增长53.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1.69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07.15亿元,增长48.8%。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占投资总额的41.2%,第三产业投资占投资总额的54.0%。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74.32亿元,比上年增长33.1%;集体经济投资4.48亿元,增长86.8%;非公有投资完成119.51亿元,增长 28.3%,非公有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60.3%,比上年下降了1.5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 200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4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5.92亿元,增长23.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77.48亿元,增长24.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8.90亿元,比上年下降53.0%;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1.15亿元,下降47.9%;股份制经济实现零售额20.13亿元,增长305.0%;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20.2亿元,增长36.1%;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90.1亿元,增长24.7%;其他经济实现零售额2.83亿元,下降34.8%。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21亿元,比上年增长22.2%;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4.4亿元增长22.0%。 六、对外经济 2008年,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5.0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其中出口总额3.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2%;进口总额1.4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3.8%。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境外资金)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7%;利用市外境内资金119.76亿元,增长37.8%。全市年末实有“三资”企业246家,其中当年新批“三资”企业12家。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4.13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全年完成客货运周转量38.24亿吨公里,增长20%。其中货运周转量35.52亿吨公里,增长8.1%;客运周转量33.63亿人公里,增长8.3%。全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836万吨,比上年增长12.4%。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3.13亿元,比上年增长30.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99亿元,增长5.6%;电信业务总量32.14亿元,增长31.4%。年末电话用户49.93万户(包括小灵通、大灵通用户),比上年下降7.8%;移动电话用户75.79万户,增长7.3%。电话普及率为40部/百人。年末全市国际互联网用户(宽带用户)为9.35万户,比上年增长16.7%。 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2008年,继骑楼城—龙母庙—历史文化长廊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正式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后,藤县石表山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功举办了第五届梧州国际宝石节。2008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486.6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国内游客480.04万人次,增长14.5%;境外游客6.6万人次,增长3.1%。2008年全市旅游收入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6.5亿元,增长26.2%;国际旅游收入1.1亿元,增长6.0%。2008年末,全市共有星级以上宾馆20家,比上年增加2家。 八、金融和保险 200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9.58亿元,比年初增加50.55亿元,增长20.3%。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1.92亿元,增长22.53%;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0.80亿元,增长17.8%。随着国家货币政策由从紧到适度宽松的转变,信贷总量实现大幅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全年各项贷款余额177.79亿元,比年初增加35.81亿元,增长23.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3.52亿元,增长14.23%;中长期贷款余额113.66亿元,增长32.12%。 2008年全市保险业务各项保费收入7.96亿元,比上年增长33.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11亿元,增长6.3%。人寿险保费收入5.85亿元,增长47.2%;全年保险赔付支出2.44亿元,增长12.4%。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1.3亿元,增长 49.6%;人寿险赔付支出1.1亿元,下降36.9%。 九、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2008年年末全市城市道路面积72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排水管道长度281公里,增长3.31%。自来水供水总量7626.06万吨,用水人口74.07万人。液化气供气总量1.93万吨,用液化气人口65.23万人。公共交通营运车辆405辆,年客运量5145万人次。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789公顷,增长0.7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5.43%,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45.93%。 全市环境质量保持在优良水平,各环境质量要素达到了相应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2008年空气环境质量主要指标全部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其中市区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平均值为0.027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日平均值为0.029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为0.032毫克/平方米。酸雨频率为58.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均值为49.8分贝,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8.8分贝。地表水质达标率维持在100%。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再创佳绩。2008年全市获得科技进步奖20项,其中获市级奖项19项,自治区奖项1项;年末全市共有区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完成销售收入20.1亿元,实现利税5.2亿元;全年共组织实施国家级科技计划6项,自治区级科技计划27项;组织实施市级科技三项计划116项。全年登记科技成果29项;2008年专利申请量103项,授权专利90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第四轮创新计划实施过程中,2008年共引进、培育、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36项,组织开发、引进工业新产品、新技术44项。全年全市共组织科技特派员项目253项,其中重点项目100项,重点项目中专业镇项目11项、良种良法示范基地建设项目54项、龙头企业建设项目15项、孵化项目10项、创业示范项目10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