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5-29 梧州市统计局

教育设施不断完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2008年末,全市有幼儿园225所,专任教师1511人,在园儿童72998人;全市共有小学897所,专任教师13598人,招生51641人,在校学生332937人;全市有普通中学141所,专任教师9901人,其中初中招生58683人,在校学生160491人:普通高中招生16306人,在校学生44563人;年末共有职业中学28所,专任教师1726人,在校学生40240人;本科普通高等学校1所,专任教师530人,在校学生9986人。2008年,全市经高考获各类大学录取人数为4683人,比上年增长2.1%,大学升学率为65.68%。梧州职业学院建成并开始招生。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和谐文化进社区”、“璀璨广场”、“文化下乡”等活动为载体繁荣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全年组织公益演出活动200多场,观众50万人次;组织 “多彩情怀”、“书画院美术书法作品展”、“广西书画高峰笔会”等文化活动,举办2008年梧州市青年舞蹈大赛及少儿书画、时装表演、摄影、独唱、独奏、独舞等系列比赛,活跃了全市文化氛围。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523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90个,卫生机构病床7271张,其中医院、卫生院病床2187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9351人,其中职业医师(含职业助理医师)3731人,注册护师、护士3501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年全市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有210万人,比上年增加了29万人,增长16.0%,新农参合率为85.49%。公民无偿献血意识增强,市中心血站年总供血量比上年增长15.67%,医疗临床用血100%来源于无偿献血。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全国、全区比赛中,体育健儿共获金牌38枚,银牌39枚,铜牌59枚。全年向上级体育部门输送运动员16名。体育基础设施和群众运动场所不断增加,群众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十二、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313.2万人,比上年增长0.98%。其中非农业人口62.65万人,比上年增长12.4%;农业人口214.71万人,增长9.2%。按性别分,男性人口166.44万人,占53.1%,增长1.1%;女性人口146.76万人,占46.9%,增长0.8%。按年龄分,18岁以下人口占24.6%,18-35岁人口占31.7%,35-60岁人口占31.4%,60岁以上人口占12.3%。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68元,比上年增加1906元,同比增长16.8%;人均消费支出8767元,增长22.5%;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为49.9%,增长5.1%。农民人均纯收入3854元,比上年增加602元,增长18.5%。

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2008年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10.96万人,收缴失业保险基金4107.81万元,比上年增长4.31%;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72万人,有5766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比控制数4.5%低0.6个百分点。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及离退休人员20.21万人,全年收缴基本养老金85801万元,比上年增长106.80%,收缴率达96.91%。继续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年末全市参加医疗保险共21.76万人,医疗保险基金收缴率达98.90%;年末全市医保定点药店扩展到19家,比上年增加了4家。全年全市共征收社会保险基金11.65亿元,增长72.85%;年末基金累计结余11.11亿元,增长85.78%。

备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最终以《梧州市统计年鉴-2009》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按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对有关年报数据进行衔接的统一要求,对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数据进行了衔接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