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2)

2010-05-24 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统计

七、环保、安全

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完成既有居住建筑外墙保温改造9.4万平米;供热管网平衡改造19.5万平米。投资760万元,实施集中供热改造和污水管网并网工程,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20万平米区域纳入了集中供热,南园新村周围5万吨生活污水排入城市下水管网;取缔小锅炉7台,实现了城区中心无小锅炉的目标;减排SO234吨、COD25吨。处理各类垃圾3.15万吨,无害化处理率100%;处理生活污水418.6万方,处理率95%,达标率96%。

种植乔灌木72.8万株、宿根花卉97.5万株,新增绿地面积93.7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43.49%,绿地率40.95%,人均绿地177.62平方米。11所学校、13个社区达到市级“绿色学校”、“绿色社区”标准。

2009年,全区共发生各类事故287起,死亡10人,直接经济损失31.1万元。同比2008年事故起数上升7.9%,死亡下降41.2%,直接经济损失下降54.1%。各类事故中,道路交通事故270起,死亡10人,直接经济损失29.6万元;火灾事故17起,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事故死亡占克拉玛依市下达年度控制指标的50%。

八、文化、体育、卫生

文化体育事业不断进步。开展第八次百日广场文化活动和第七届社区文艺展演,举办广场文化活动152场,参与群众10万多人次;开展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2个项目列入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承办自治区第二届体育大会兵乓球比赛;参加市级以上文艺体育比赛5次,获8金、14银、11铜。两个街道文化站被命名为自治区一级文化站。

卫生计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采取措施防控甲型H1N1流感蔓延,15名确诊病例全部治愈。计划免疫接种2.58万人次,接种率90%以上。开展健康城市创建活动,3.9万人建立了健康档案,防治消杀病媒生物面积达25万平米。成立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石化公司移交区政府管理。查处非法行医5起。

九、人民生活、人口

根据城镇居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36.7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631.16元,比上年增长7.78%。全市恩格尔系数为24.66%,比上年下降4.2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及增长速度

单位:元

支出额

比上年增长%

人均消费性支出

18631.16

7.78

其中:食品

4595.13

-7.97

衣着

2316.10

-25.51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802.76

-44.63

医疗保健

1427.12

-20.38

交通和通讯

5597.09

217.76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2042.97

25.00

居住

863.37

-25.62

其他商品和服务

986.63

-28.82

主要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有所增加。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家用汽车、洗衣机、电冰箱、家用电脑和微波炉拥有量分别为26辆、98台、106台、78台和68台。

全年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250人,新增扩面1732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0349人,新增扩面1391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618人,新增扩面445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0307人,新增扩面1391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7206人,新增扩面626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714人。

全区采取切实措施,积极促进就业。组织招聘会21场,发布招聘信息204条,提供就业岗位1778个,916人实现就业;支出就业基金576万元,就业培训2693人,210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城镇登记失业率1.2%。

年末,全区总人口为91876人,其中常住人口为54923人,暂住人口为36953人。男性人口57644人,占62.7%,女性人口34232人,占37.3%。在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14188人, 占25.8%,汉族40735人,占74.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4‰。

注: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产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